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英山城乡,雷家店镇是我县新冠肺炎唯一一个“零感染”的乡镇,那么这个有六千多外来人口的乡镇是怎么做到的呢?
2月25日,在雷家店镇十字街卡口,五一村党支部书记徐刚正在和镇干部对过往的车辆进行盘查;这已经是他们在卡口值守的24天了,此时一个举报电话打了进来。
举报人:是徐支书吗?
徐刚:是的。
镇干部:现在出门就要戴口罩,一般不能出门。
徐刚:你不管出门多远,都要戴好口罩,我这里有个口罩,你把它戴上,现在就戴好。
徐刚介绍说,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村里不仅利用“村村响”、宣传车、铜锣等方式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疫情联防联控的浓厚氛围,还通过组织志愿者,发动群众对出门不戴口罩、串门、扎堆等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徐刚:平常包括父子、舅甥、塆里邻里隔壁的都会有这种情况,只要是你出去没有戴口罩,首先他自己劝阻,如果不行的话,他会及时向村里打电话,我们也会及时去阻止,去劝导。
五一村的宣传发动,让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然而在五一村的邻村——老鹳冲村,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让今年54岁,有着18年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老鹳冲村党支部书记陈守齐特别紧张;面对全村816名的返乡人员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村庄又处于小白线交通要道,把村庄封锁起来,是最要紧的事。大年初一,他就拼着一股蛮劲儿,将通往外村的15个路口进行了全部的管控。
老鹳冲村党支部书记陈守齐:我们就将全村的农用车征用过来,为什么征用农用车,农用车设卡,既可以是活卡,也可以是死卡,初一是我们英山的习俗,拜年,串门,为了防止这一点,我们就及时的进行封堵,给老百姓一个警觉。
设卡封堵是老鹳冲村阻断传染源传播的硬防控,与此同时,村里还建立科学机制,通过“网格”来管理全村852户、2937人,宅在家里不出门。
陈守齐:主要还是要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第一是村干部实行“网长”,第二就是以组长和明白人为“格长”的,让组与组之间避免交叉感染。
迅速封路设卡、党员包保用“网格化”管理,体现了老灌冲村用“蛮干、苦干、巧干”来打好疫情阻击战;而在江家畈村,村两委则用最严封闭管理,来面对“险情”。2月6号村干部在排查时,发现有武汉籍人员在该村有短暂的停留史,经检查,确定为确诊新冠肺炎患者;“险情”一经发生,村两委第一时间上报,并对9位密切接触者送至隔离点进行留观,并对该组拉起铁丝网进行封锁。
江家畈村主任郑正金:这个五组我们隔离了大概有20天了,隔离期内实行全封闭,全村的塆塆组组实行全封闭管理,每条道路专门有一个人值守。
无论是江家畈村实施的最严封闭管理,老鹳冲村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阻断传染源,还是五一村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参与疫情阻击战,无不凸显出党员干部群众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这也是雷家店镇32个村、4万居民共同抗击疫情的缩影。
雷家店镇镇长、镇防控指挥部指挥长王锦强:我们雷家店镇共有6452人的外来人口,其中武汉有1946人,黄冈242人,这么大的量,仅仅依靠我们的干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通过组织群众自查,互查等多种方式发动群众,真正摸清楚我镇外来人口的底数,实施最严格的封闭隔离管控措施,搭建完善全镇生活物资配送平台,对他们的生活、医疗、安全、消毒进行全方位保障。
雷家店镇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把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还通过每天一次体温测试等“硬核”举措,严控人员流动,严防病毒侵入,爆出了全镇自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病毒“零感染”的良好防控局面。
王锦强:截止到目前为止,我镇确诊病例为零,疑似病例为零,但我们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夺取防疫战役的胜利还远远没有到来,下一步,我们将在我们雷店4万名群众万众一心的支持下,继续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精神,为最后决战决胜防疫工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