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高三复课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英山一中积极部署,多措并举,开展学生心理疏导,构筑学生心理防线,为955名学生撑起“心理防护伞”。
进行全面排查,实施精准疏导。学校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班,对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和精准诊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结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日常观察,确定“心困生”名单,坚持因人制宜,实施“一生一策”,进行个案分析,跟踪关注心理状态。对重点学生给予“特别关注”,适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为心灵加油蓄能,帮助学生走出情绪阴霾,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教师示范引领,传递正面能量。全体干部和高三教师主动调整自身心态,并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一是“安身心”,自觉配合封闭管理,调整生活作息,保持乐观心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助推学生尽快实现心理“复位”。二是“稳军心”,让学生了解疫情防控最新动态,告知学生学校为开学所做的充分准备,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担忧。三是“振人心”,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分享抗疫、励志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丰富活动课程,激励学生斗志。坚持“大育化小、小微大做”,通过复学第一课、校长谈心会、师生谈心会、学生座谈会、主题班会、励志广播会、“一日常规”微德育、 “冲刺60天励志宣誓”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疫情防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融合,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乐观应对成长挑战,加强行为自律,积极调节情绪,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奋力拼搏、追逐梦想。
全员导师结对,给予全面帮扶。实行导师责任制,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高三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全方位介入学生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努力做好“加减”法,多一些尊重和关心,少一些责备和批评。每位导师与结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朋辈谈心”,倾听其心声,了解其烦恼,知晓其需求,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及时清理“心理垃圾”。高三教师和管理干部共73人全天候在校,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每天晚上到学生宿舍送寝,甚至自费给学生买学习和生活用品,用无微不至的爱温暖学生的心灵。校长刘振武率先垂范,到各班进行现场演讲,与学生面对面谈心,勉励大家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学习观、价值观和苦乐观,坚定信心,积极备考。
开展专业辅导,调适心理。李和平和陈显明两位专职心理教师主动作为,科学设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研究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利用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知心信箱等渠道,有的放矢开展心理疏导。李和平老师克服困难,坚持住校,深入班级开展“逐梦起航、从‘心’开始”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因势利导,悉心传授深呼吸、冥想、听音乐、写日记、跑步、倾诉等减压方法,给学生戴上“心理防护口罩”,引导大家振奋精神、挑战自我、从容迎考。
家校合心合力,构筑心理防线。积极构建学校—家庭—学生良性互动共同体,促进家校协同育人。一是“天天通报”,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群及时向家长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动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争取家长理解和支持。二是“时时在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通过QQ、企业微信、电话等方式,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反馈给家长,加强常态化的家校互动,当好学生成长的“护航员”、学生与父母链接的“联络员”。三是“定期会见”,定期召开线上家长会,共同分析孩子复课后的身心状态,与家长相互探讨、寻求对策,形成家校合力,用心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复学复课,让“心”赋能;备战高考,从“心”开始。在这个特殊时期,一中人将继续担当有为,守土尽责,坚持防疫与教学并进,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实现“疫”下心放“晴”,“考”前心放“平”,引导学生经受住考验、磨砺好品格、锤炼好心态,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通讯员:刘春利 编辑:毕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