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处处皆风景 ——王家畈村美丽乡村建设走笔

行走在孔家坊乡王家畈村陈家湾,眼前村落的徽派农舍错落有致,恬静优美的生态庭院如诗如画。

近年来,王家畈村聚力美丽乡村建设,先试先行,高位推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王家畈村地处西河中游,位于孔家坊乡政府南端集镇区域,全村版图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全村610户21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656人,是全县重点贫困村。

一直以来,农村基础薄弱,设施落后,成为制约王家畈村贫困群众快速脱贫的瓶颈,为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奋斗目标,该村“两委”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以前村里那个破路,过个车都难,进去不容易,出来更难。”王家畈村党支部书记郑玉金说。

2015年以来,王家畈村修筑了高质量通组水泥路9.6公里,完善了农村道路交通网络,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村民汪静圭说,现在都是水泥路了,以前下雨还要穿雨靴才能走,现在下雨穿布鞋都可以走,出行方便多了。

全村范围内添购并放置垃圾箱14个、垃圾桶600个,解决了村里无处扔垃圾的困难。安装路灯546盏,为村民夜间出行提高安全保障。改造了修舟畈多年荒芜的沙田100亩。改造修缮湾塘19口,解决了全村土地灌溉问题。新建党员服务中心综合体,包括1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120平方米卫生室。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

“要想改变村子的贫困面貌,让老百姓稳定脱贫,除了落实好扶贫政策外,关键还得靠产业。”郑玉金说。

王家畈村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做到一切围着产业转,一切跟着产业走。以村级自强互助脱贫种养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确立了由点到面、由片成带的发展思路。

今年以来,该村通过合作社新流转四个小组360余亩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该村在原有216亩药材基地和100亩蔬菜基地基础上,新发展蕲艾基地110亩、百合基地30亩、特色香稻基地50亩、水产养殖基地50亩,已初步形成连片特色种植产业带。

全村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和合作社分红等方式,带动8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引进孔坊籍在外知名企业家郑胜巨到村投资文化康养产业,已流转土地800亩,山林1011亩。全村形成了抓产业、促振兴的生动局面。

环境整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前两年,王家畈村内环境脏乱不堪。村民在道路两旁随处晾晒粮食、种植蔬菜、堆放碎石和生活垃圾的积习未改,使原本就狭窄的道路更难通行。

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下决心改变这一落后现状。通过召开代表会、塆组会,动员群众主动参与进来,并且带领党员到武汉黄陂、蕲春胡志高村等地考察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群众对环境整治不是很理解,甚至阻挠。”郑玉金说。

76岁的村民陈彦友家的猪圈子就在路边,既影响美观,也不卫生。村里打算将其拆除新建几个石头桌椅改造成一个微型休闲广场。刚开始陈彦友还有些不理解。建好后,陈彦友非常感谢村里,还主动帮村里给其他村民做思想工作。

“这个建的好啊,现在路上有凳子了,也有地方乘凉了。”陈彦友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王家畈村以“抓三清治六乱促两改”为主抓手,共拆除旱厕159座,拆除猪圈、牛栏14处,拆除角屋、棚子20处。打造7组美丽庭院25户,新建公共景观3处。全村新增分类垃圾箱110个,垃圾分类回收站2个。

村里还积极发动村民对陈年垃圾、残垣断壁、畜禽粪便进行清理,并对村组主干道和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从天上的电线路灯,到地下的排污管道,逐步构建“点上精彩、线上美丽、面上清洁”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接下来,我们村打算按照‘一村一特,一户一景’的要求,以‘两线三带’规划布局,建设文化旅游带,特色种植产业带,观光休闲带,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样板村。”郑玉金充满希望地说。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何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