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家】抗疫“最美家庭”展播(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家福”、“夫妻档”、“兄妹情”……这些最美的“逆行拍档”,成为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抗疫一线的美丽风景。

战“疫”夫妻档 :爱与坚守同行

在疫情防控战斗中,很多夫妻双双投入疫情战斗,奔赴一线,互相鼓励,各自坚守。抗”疫“路上,夫妻档们这样诠释爱情。

英山县纪委监委宣传干部吴顶和妻子王瑾

1月28日,英山县纪委微信工作群下发通知,为加大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力度,急需增派人手成立督查暗访专班,吴顶踊跃报名,主动请战。

“我平常参与监督检查少,这次请安排我去参与检查……”吴顶每日起早摸黑,会同监督检查专班不打招呼,巡查暗访,发现指出问题。同时面对少数村民的不理解,他苦口婆心解释劝说。

“现在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不能聚集聊天,不能不戴口罩出门,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等疫情消除了,大家再一起开心地聚一聚……”

作为纪委监委宣传工作负责人,吴顶还在防控监督检查中,积极收集、挖掘身边纪检监察干部先进事迹,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展现铁军抗“疫”良好形象。他撰写的《我的大年三十》、《英山精准监督护航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多篇稿件,先后在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网等媒体上刊发。

吴顶的妻子王瑾是英山县人民医院一名医护人员,此前一直在体检中心工作。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临危受命,到发热门诊负责管理日常工作。王瑾每天直接接诊发热病人,询问身体状况,进行体温测量和护理,常常疲惫不堪,从1月27日起就一直没有回家。为了工作需要,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吴顶和妻子的孩子不到5岁,疫情面前二人共赴战场,孩子只能交由父母照看。每晚睡前,吴顶、妻子和家人只能通过微信视频作为“见面礼”,哄着孩子早睡觉。吴顶说:“每次视频听到孩子一声一声地喊着‘爸爸妈妈你们早点回家’,我们夫妻二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每晚,在简短的视频团聚后,吴顶和妻子也互相叮嘱注意安全,然后继续投入到各自岗位中。

“卫”你而战,“监”守与共。一对战“疫”夫妻,在疫情面前舍小家顾大家。当爱情遇上疫情,他们选择的是携手并肩,共赴战场。

图为吴顶(左一)在乡村督查防控工作台账

妻子王瑾(右)在医院预检分诊处工作场景

孔家坊乡四顾墩村妇女主席郑宝玉和丈夫喻朝阳

“在这疫情来临时,我作为基层一线的妇女干部,能够为村民防疫站卡点,当好村民后勤的生活物资的配送员再苦再累我也乐意!"这是2月20日在孔家坊乡四顾墩村,妇联主任郑宝玉在防疫一线连续工作29天后,回应村民感谢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郑宝玉今年43岁,是连续3届当选的村妇联主任。平时就以平易近人、工作认真而著称。1月23日,新冠肺炎防控战打响后,她就夜以继日地忙在一线,设卡点、贴宣传标语、逐组逐户宣传、摸排每天早出晚归,回家后还要在微信上收集群众的需要生活物资,然后进行数量统计,全村重点人员的排查情况统计上报。她老公说,她每天休息都没有超过6个小时,两个孩子和家务都是丈夫照料。

2月1日,防疫工作到了最忙最关键的时期,村干部和志愿者不够,村支书因过年去武汉孩子那里,封城被困在武汉,村里工作都压在几个副职身上。作为村情知情人的副主任汪艳林和妇联主任的郑宝玉更忙了,多半是半夜才回家,丈夫和孩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尤其是村五保户和低保困难人员的生活都是她的牵挂,她坚持每天上门量体温,将生活物资送上门,真正成为他们的好"保姆"、贴心人。2月3日,她丈夫喻朝阳,一个热心有公益心的手艺人,见疫情严重,主动向村里捐款1000元,用于疫情防控。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热心的村民们仅仅在三天时间,就向村里捐款捐物近3万元。当喻朝阳见村防疫人手不够,当即就留在村当了一名义工志愿者。从这天开始,夫妻俩每天一早就一线忙碌,俞朝阳守卡点、测体温、贴宣传标语、协助入户排查、帮助村民消毒,20多天奋战在一线。不仅如此,他们的两个孩子也十分懂事,不仅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在全村出入的一个主要卡点设在她们家门前时,值班人员喝水、泡方便面都是俩孩子主动当起了“服务员”。值班村民说:"你们家是防疫作战全家皆兵啊!"每次听到赞扬,她们总是说,这都是应该的!

图为郑宝玉在卡口处值守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他们夫妻俩长期奋战在一线,经常一日三餐改两顿。郑宝玉每天开车负责全村农户生活物资的采购和配送,还要包3个小组负责收集和上报全村各类人员数据的工作,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晚。为村民采购生活物资时,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向采购点跑11趟,总行程近百公里。她从不叫苦,毫无怨言。丈夫喻朝阳有时为了陪陪晚归的妻子,总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事,尽量站最后一班岗。村副主任王艳林说:"郑宝玉夫妇和他们的家人,是我们村这次防疫工作中贡献最大,奉献付出最多的家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