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你有故事你有山

听说英山,仅仅是知晓其为湖北的一个地名;了解英山,源自于《十月》2009年第4期发表的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当期《十月》扉页上介绍刘醒龙“曾客居湖北英山县”。我清楚地记得我在父亲70大寿的前夜将《天行者》读完。那夜,彻夜未眠,不仅仅感动于小说感人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缘于一种教育情结;有缘英山,是这次有机会到英山县参加第九届学校文化论坛暨全省快乐教育现场推进会。

英山文化论剑,品尝了学校文化大餐,也领略了英山这片山城热土培育的热情、实诚和执着。

英山,你有故事你有山……

在热情中现英山文化

12月2日开幕式前,因资料忘带需回酒店去取,在英山思源学校校门口坐上了一辆的士。的士司机问我今天学校怎么这么多人,是不是有什么活动,我告知司机,今天全省的一个现场会在英山举行。

“是不是快乐教育?”司机满脸的骄傲,“我的孩子昨晚还在剧院参加了演出。”不容我赞扬,司机接着介绍英山,一路上司机重复最多的话语就是“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我们英山的空气就是好,四季花海那个地方建了好多别墅,很多武汉人都来这里买了,看中的就是我们英山的空气好。”

到酒店门口,我对司机说:“我把的士费给你,你等我一会,我去房间取了东西就来。”司机连忙说:“先不用给钱,待会儿把您送到学校再给也不迟。”我去房间取了资料,来到酒店门口,司机热情地为我打开车门。这让我想起曾在外省L城打的的经历,当时司机要求我给了钱后才答应在原地等我,待我拿了东西转回时却没有看到的士了。而如今,英山司机的热情感染了我。“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英山的士司机是最好的代言人。

在实诚中显英山文化

在一个地方,品尝特色美味小吃也许能留下当地最美好的记忆。12月1日晚,我们错过了晚餐时间,索性在饿着肚子品味了英山教育提供的文艺大餐后,来到酒店附近的一家吊锅店,特色小吃豆果因其独特的香味、细腻的口感让我们大饱口福、回味无穷。带队的贺校长心疼我们出门在外,餐前要求老板加两个菜。老板说,不用加了,你们几个人吃这个吊锅足够,菜点多了是浪费。我们相视而笑,老板真是实诚。

这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午餐。一进小店,店老板看我们仅三人,对我们说两菜一汤就可以了,并补充道:“我们一盘菜份量很多,你们不需要点太多菜。”我们饱肚后,菜确实还剩不少。同行的小曾老师在路上笑吟一首打油诗:“英山地美人也美,文化大餐令人醉。吃饭提倡不浪费,节俭生活真实惠。”

在执着中显英山文化

英山的“快乐教育”已经成为英山教育可圈可点的一张名片。在通过观看快乐教育文艺汇报演出以及参观学校快乐教育及校园文化的展示之后,我明白了英山教育为什么能办得如此有特色,如此深入人心,如此吸引眼球。这一切都源自于英山有一批执着坚定而朴实真切的教育人。

图片摄影:孙严

镜头一:在白石坳中心小学,我们见到了衣着朴素、笑容满面的袁校长。他静静地站在操场跑道上,不时地与代表们打着招呼,并为客人端上冒着浓浓香味的英山云雾茶。没有过多的寒暄及客套话,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学校的“三亲”活动汇报展示结束后,一小孩不小心在跑道边绊倒,他急忙跑过去将小孩扶起,并为孩子拍打身上的灰尘,然后微笑着目送孩子离开。我相信这是快乐教育的精髓——无声教育、微笑教育。

镜头二:在长冲中学,具有山里人特有朴实真诚的徐美蓉老师为我们做了简短报告,徐美蓉老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救学生,堪称师德楷模。作为省“五一”劳动奖章及省十佳师德标兵获得者,仍能坚守山区教育、农村教育,真可谓“一片赤诚献教育,无怨无悔育桃李”。临走时,我专门与徐老师握手,无言中表达对她的崇敬之情。

英山的“快乐教育”是英山文化的一个部分,也代表着英山文化的主流,更印证了网络媒体的这样一句话:“振兴民族从文化开始,振兴文化从教育开始,振兴教育从教师开始”。英山教育人正在担当……

临别英山,忍不住回望。这座大别山深处的干净小城,我为什么如此留恋?忽然想起苏轼在大别山南麓的黄州曾谪居四年有余,莫不是也在英山留下了文化的种子,使得英山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如此深厚?虽然我多方查找资料,没有实据,但我宁愿相信。要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熊召政怎么会以身为英山人、刘醒龙以客居英山地为荣呢?英山人怎么会如同苏轼一样有淡定、从容、达观的胸怀,怎么会有如此热情、实诚的性格特征呢?英山教育人怎么会有如此坚定执着的追求呢?……

英山,你有故事。你有大山。英山,你有文化自信。

(作者:黄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