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催生城市“后花园” ——温泉镇小米畈村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干净的街道、整齐的绿化带、多彩的文化墙、宽敞的文化广场、齐全的健身器材……行走在小米畈村,一幅宜居宜游的乡村美景正徐徐展开。看着家门口的风景越来越美,村民们切身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小米畈村地处我县城东郊区,距县城1公里。全村版图面积3.43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86户,2236人,现居人口3876人,是个城郊村。

自我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小米畈村“两委”紧紧抓住有利时机,通过美丽庭院打造、村庄绿化提升、村内水系改造、景观小品建设、村道路面硬化等,努力将小米畈打造成美丽乡村。


多元经济“强起来”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小米畈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产业兴则乡村活。”小米畈村党支部书记王兴汉说,没有好的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就缺乏生命力。

前几年,小米畈村还是全县有名的经济弱村,村集体收入很低,当时该村还没有自己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租用农户的房子作为办公。

没有集体经济,就不能给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王兴汉和村干部们下决心,要壮大集体经济。

2017年,村里投资800多万元,建了九层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除了一二楼用来办公以外,其余的用来出租,每年租金30多万。这一举措既提高党员群众办事的效率,又解决了村内无集体经济的难题。

为达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小米畈村把美丽乡村与推进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坚持抓产业、抓就业、抓人居环境。小米畈村对接村内龙头企业承庆鞋业,优先安置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已安置该村就业人口328人,其中贫困户60多人。



50多岁的盛美芳是小米畈村一组贫困户,其丈夫患有严重糖尿病,并带有并发症。一家人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村“两委”知道后,把盛美芳安置在承庆鞋业工作,一个月收入近3000元,保证了生活需求。“多亏了村里帮忙,帮我找到了工作,现在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很多。”盛美芳满怀感激地说。

除此之外,该村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空余山地在中200亩油茶,成活后,每亩收益将达到2000多元。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如今,按照以小米畈党员服务中心以及318国道沿线为依托形成综合服务区;依托山地自然地貌,利用制高点有利地势,高山生态景观风貌,保护开发,发展生态旅游;以鞋厂区域为核心,108县道沿线区域形成特色产业加工区;以生态农业园为新型产业导向,将种植、科普、教育融为一体,延长产业链;利用自然梯田景观、自然塆落,实现经济作物规模种植的产业布局正逐步形成。


环境整治“靓起来”

村子不但要富起来,还要美起来。

每天早晚,小米畈村64岁老人李寿娟都会到11组的文化长廊里转一转。谁曾想,这个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化长廊,以前竟然是个“垃圾场”。“原来这里是垃圾场,周围还有猪圈,大老远就能闻到臭味儿。现在变成了公园,每天到这里休闲锻炼成了我们最高兴的事。”李寿娟高兴地说。

“小米畈、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这是在11组的文化长廊上写的12个大字,也是对小米畈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美诠释。



在4组,村里建设了一条500米长7米宽的入组“四好公路”,一口集灌溉、生活、景观为一体的当家塘,一处挖掘整修好的百年老屋,让毛家湾尽最大限度的保留一份乡土的味道。同时,该村铺污水管网,建公厕,添组厕,安路灯,做广场,移栽花草树木,确保在经济增长的背后,依旧有蓝的天、清的水、绿的山。



一路走过,你会发现不仅仅这几个组,整个小米畈村都焕然一新。村里用画笔赋予了墙面新的生命,墙面作为载体将小米畈村文化特色、乡风民俗、美丽乡村等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美化了村容村貌,推进农村环境整体提升。



这些变化都只是小米畈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小米畈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全村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全覆盖,村民如同市民;出行、购物、就医就学、休闲娱乐等十分方便,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乡风文明“旺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美丽乡村建设, “三分建七分管”。小米畈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加强管理。村干部包组,组长是所在组的具体负责人,农户做好“四包”:包环境卫生、包绿化养护、包建筑管理、包乱堆乱放,坚持每天组长巡查一遍,三天村干部检查一遍,七天塆组评比一遍,做到建好一处、带动一片,提高村民思想境界,建设小米畈文明乡风。



“村改造以后,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的思想素质也提高了不少。”王兴汉告诉记者。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小米畈村通过户主大会、塆组会的方式征求民意,让户户参与、人人参与,促使民主意识更浓,阵地建设更优、文明素质更强。村内建有“仁、义、礼、智、信”文化墙;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脱贫之星”、“优秀退役军人”、“好媳妇”、“好婆婆”、“优秀党员”等创评;成立了小米畈歌舞队、相声小品演艺团,是村民文化生活更丰富;开展了关爱“三留守”及困难家庭志愿帮扶服务;开展了道德讲堂及法治宣讲。



同时,该村积极完善村规民约,提倡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愚昧落后的陋习,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立红白理事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站在小米畈村高处往外望,一边是高楼、一边是农舍,一边是城市的文明、一边是农村的朴实。在这儿,既可以享受城区便利,又可以领略乡野风情,村“两委”正着力将小米畈村打造成一个色彩鲜明、乡情浓郁的英山后花园。

*(英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何骥 冯际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