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杨柳风” ——杨柳湾镇美丽乡村建设走笔

初冬时节的第一场雨,让人不禁裹了裹身上的衣裳。行走在杨柳湾镇的街道上,一阵阵寒风迎面而来。

近年来,杨柳湾镇坚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强化党建 做好引领示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在党建方面,施家湖村给全镇上下作出了优秀的表率。

施家湖村党支部书记肖强到村委会工作已经有18个年头了。谈到这些年村中的情况,肖强不禁十分惭愧:“在2016年前,我们村‘两委’在村中完全没有公信力,因为村‘两委’干部和群众脱钩,干部们都认为村民们没出过门,‘头发长,见识短’,办大事都不跟村民商量就自主决定,也没人上门跟村民做思想工作,时间长了村民们意见很大。”虽然村民们在明面上没有表达出不满,但是肖强深知,这种情绪非常不利于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

转折点在2016年。当年,全县“两学一做”支部主题党日在施家湖村召开。会上提到,要认识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意义,要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做为民服务的合格党员。自此,施家湖村“两委”找准了工作重心,坚持抓好党建引领工作,通过村委自主开会找自身问题,召集村民代表开提意见会,各项工作民主决策,村“两委”公信力有效提升。

肖强说,根据各党员的情况不同,村“两委”实行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分类管理:针对在职党员要求他们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针对无职党员,要求他们积极配合村中工作开展;针对流动党员,加强联系,提升亲密度,并通过他们招商引资外地企业到村中发展经济;针对老弱党员,在节假日期间时常上门看望,加强老弱党员对村“两委”的关心力度,并让他们为村中建设出言献策,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感。

现在,施家湖村全村共有4个党小组63名党员,每名党员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力量,为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施家湖村也多次得到了省、市、县、镇四级党委组织的着重表扬。

提升基建 打造乡村美景

“争取122万元完成大畈茶园步游观光道及附属设施建设、争取219万元完成水库整险加固和新建大畈河拦河坝灌溉、争取道路补助资金23万元实施道路硬化项目、投资58.5万元建设400平方米群众服务中心、投资80万元新建1400平方米群众文化广场、协调市体育中心捐赠体育器材2万余元……”这是记者在市纪委监委驻锣响坳村第一书记胡兴华厚厚的笔记中看到的自他驻村以来锣响坳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小部分记录。锣响坳村通过多次筹措资金,逐步完善着乡村面貌的“大改造”。

基础设施建设往往代表着一个村庄的形象面貌。到一个村庄去走一走,看一看,大致就能知道村“两委”有没有用心打造美丽乡村。锣响坳村的美丽乡村大变化,就可以从崭新的面貌上一窥全貌。截止目前,锣响坳村通过多方争取的扶贫总项目资金投入达到了2000多万元,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就达到了千万元。

“在2014年之前,锣响坳村就是个‘空壳村’,107户贫困户占全村户口人数的三分之一,人均收入达不到标准线,从进村口往里一看,破破烂烂,属实是个‘老大难’。”胡兴华说到他刚从黄州市来到锣响坳村的时候,村中的情况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要想改变,必须要重拳出击!”

一笔笔资金的投入,一个个项目的落地,锣响坳村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改变。村庄慢慢地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看着新生的美丽乡村,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十分值得的。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面子’上好看了,‘里子’随着也丰富了起来。群众办事方便了,抱怨少了,丰富了业余娱乐文化生活,乡风也逐渐文明了,村民们提高了幸福感和获得感,真可谓是一举多得!”村党支部书记兰军勇如是说。

紧抓产业 建设富民强村

富民强村,产业才是硬道理。

桥头边村虽然离镇区不远,但多年来苦于没有发展途径,没有领头羊,村民们“各打各的仗”,仅靠着种植着家里的几亩茶田过活,拥有存款那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2014年经过统计,全村人均收入还达不到5000元。

为了更迫切地改变桥头边穷村贫民的现状,在2014年的选举大会上,在外打拼事业有成,衣锦还乡的回乡能人吴鹏被村民们高票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桥头边村距武英高速杨柳出口处仅1公里,是童玩谷、天马寨、桃花冲等旅游景点的途经之地。2017年,吴鹏抢抓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的机遇,开始在村中发展富民产业。

在2017年当年,村中发展了50亩虎杖,并成立了村级脱贫自强互助合作社,邀请贫困户入股参与合作社项目,在每年合作社结算分红的时候最低每户都分到了1000元;2018年虎杖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20亩,还发展了油茶50亩,产业逐步扩大化;到2019年年底,桥头边村已经拥有集体茶园500亩、板栗200亩、桃园200亩、药材200亩、鲶鱼山林果资源及丘陵地1000亩,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了1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近万元。吴鹏还说,在2020年全村将计划再扩建100亩中药材,更好地丰富产业的多样性。

贫困户胡红就深深感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好处。胡红一家6口人,其中3人身患残疾,家庭条件艰苦,无钱治病,生活的前景一直十分渺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村“两委”迅速行动,首先将胡红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她提供国家资金补贴和治病政策方面的解答,随后在各产业园需要劳动力的时候聘请她来务工,通过不同劳务的收入,她每年增收了万余元。现在儿子的病治好了,家里的劳动力增加了一个,胡红说,靠着国家的好政策和村里的好企业,一家人向往的好日子有希望了。

十一月,在杨柳湾镇迎面而来的这阵风不再是让人感觉到刺骨的寒风,而是一阵阵美丽乡村建设中吹来的劲风。

风里,满满地都是激情与奋进。

(英山县融媒体中心:冯际洲 陈俊伟 通讯员:占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