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伟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又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站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回望,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
万般努力化作转型步伐奋勇向前,无数心血凝结发展累累硕果。本期起,《黄冈日报·英山周刊》与英山县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开办《奋进“十三五” 答卷看英山》专栏,展现“十三五”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讲好精彩故事,传递发展信心。
交通是发展现代化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英山道路交通不断完善,一条条新建道路拉大城市框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魅力不断彰显。“十三五”以来,我县以构建“一环三纵四横六片九站场”大交通格局为目标,以“大投资、大建设、大提升”为抓手,在谋划高速路、连通环线路、优化干线路、畅通断头路、延伸农村路上持续发力,大力推进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环城公路大通道内联外畅
初露的晨光照在318环城一级公路青黑色的路面上,修长流畅,平坦如砌,仿佛一条盘旋在乡间绿林间的“金丝带”。
G318作为英山县境内的国省道干线之一,承担着联系区内交通,沟通我县与武汉、黄冈及安徽省等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前从西河到南河必须得经过县城,现在方便多了。”原G318由英山县城穿城而过,老路虽经多次改造,服务水平有所改善,但城区大部分路段道路两侧街道化严重,灯控道口较多,非机动车、行人对交通干扰较大,通行能力和服务服务水平日益下降,过境交通延误现象较为严重。于是,我县启动了G318英山县城区段改扩建工程。
G318英山县城区段改扩建工程,全长14公里,总投资3.5亿元,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于2016年英山县人民政府组织建设6.83公里,路基路面及附属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车,第二期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7.23公里总投资1.8亿元,目前已通车使用。
河东村位于环城一级路附近,也是受益村之一,在环城一级路通车前,还是一个交通不便的村落,通车给村的发展是质的飞跃。
走上了环城一级路,村民朱安兴说:“路面硬化到家门口,每天清晨送菜更快也更安全了!”
路修好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财富随之流淌进了村。响应全域旅游发展,当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英山县十里春樱花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千亩樱花园项目。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开发建设千亩樱花、儿童乐园、菊花展园、木屋休闲度假区等综合旅游区。
“环城一级公路通车,路修成功了老百姓都非常高兴,和县城连接的也近了,和乡镇也近了,和周边村的也连接起来了,对老百姓的交通出行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以后村里发展会越来越好的。”河东村党支部书记范克斌说。
318环城一级公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危险路段将实行安保全覆盖,为安全通行提供重要保障。中央绿化带及两侧边缘绿化带建成后,形象及交通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美丽乡村大动脉畅安舒美
走进英山,映入眼帘的锦绣山河,似一幅幅壮丽的画卷,那蜿蜒在崇山峻岭种的条条公路,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如一条条“毛细血管”把全县城乡连接起来,极大地改善了全县人民的出行和发展条件。
“十三五”以来,我县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头等大事来抓,紧盯建设“四好农村路”目标,持续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倾力打造“交通+”模式,旅游路、产业路、扶贫路寻梦发展,全县经济实现新的飞跃,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打开。
九大线,是我县为探路“交通+旅游扶贫”而实施的“四好农村路”项目,串起了“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成为托起百姓希望的通衢,铺就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这条路,使“交通+旅游扶贫”模式好戏连台,渐入佳境。进一步推动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对我县农业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特色农村旅游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助推沿线村民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四季花海景区相继建设花海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娱乐、旅居度假、禅修养生等功能区,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成为我县全域旅游龙头项目、黄冈旅游新名片。
“真的要感谢交运局,感谢四季花海,我们附近的老百姓都沾光了。”温泉镇大垴寨村村民姜胜军的妻子说。2017年水泥路修通后,姜胜军就利用自家小洋楼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像姜胜军一样吃上旅游饭的还有同村的柯能益,家门口的路变宽变美后,他和妻子结束了打工漂泊生涯,2018年回家办起了民宿,年收入达到8万元,他乐滋滋的说:“过去是远走他乡、天各一方,现在过上了夫妻创业同岗的温馨时光。”
“昔日经过西硔河,人破鞋袜车破坨。如今再走西硔河,路通车畅喜事多。”这是草盘地镇西硔村80多岁的肖本善老人在“草太”线竣工通车时随口作的一个顺口溜,也是草太线6000余群众盼路、赞路的真实写照。
道路拓宽,带来脱贫的希望。草太线建成后,沿线优势产业——药材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以前英山地道好药材由于路得制约而“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今,当地药农们纷纷扩大了种植规模,茯苓、苍术、当归等药材收货的季节,收购商们的车辆便会开到家门口就地收购,再也不用担心昂贵的运输成本降低了药材的价格,药材种植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主要的经济来源。
乡村振兴是公路建设结出的甜蜜果实。“十三五”期间, 1259.33公里的通建制村硬化路全部完成,发放补助资金2.66亿元。完成了7.4公里的县道草太线、4.2公里四季花海旅游公路、1.63公里中央大道二期、11.367公里县道张长线、4.2公里天马寨旅游公路、9.2公里乡道梅沙线、10.2公里张草线东段旅游公路,2.92公里九龙大道改造工程,合计投资5.67亿元。
便民利民大服务提质增效
日前,南河镇更新村的段大爷和往常一样,搭乘公交车到县城办事。“车子坐着舒服,没有噪音很环保,车上也很干净,司机的态度好。”
据了解,城关到南河线路,目前更新了十台纯电动客车,途经线路15个站点,实行的是阶梯票价3至6元,发班时间间隔10至15分钟,每月约运送旅客15000人次左右。
“以前等车要等很久,现在10到15分钟就有一趟,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的车没有空调只有电扇,现在的车还有空调。”谈起有了城乡一体公交后,段大爷忍不住地夸赞。
2017年以来,我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集约经营”的原则,推进城乡公交客运集约化改造,瞄准难点痛点堵点,创新推行集约化、公交化经营、规范化服务,实现了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无缝衔接。
“目前,我县公交车辆有73辆增加到118辆,公交线路由3条增加到13条,公交站点由55个增加到177个,开通了城关到南河、石镇、陶河等七条城乡公交线路,增加了45台新能源绿色车辆,新建了三座新能源充电站。”县运管局办公室负责人王瑾说。
除此之外,我县初步形成了1个二级客运站、3个五级客运站的交通枢纽,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站场建设,目前投资1100万元的英山县城北汽车站已完成,投资2800万元的温泉客运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实施,英山县城东汽车站正在向上级申请立项,两个客运站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县站场网络,促进客运的集约化发展。
同时,县交运局初步加大了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改造,形成了三家大型物流企业为主(湖北龙民物流有限公司、吉祥物流有限公司、湖北大别山物流有限公司),六家小件快递运输为辅(圆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顺丰快递、中通快递、邮政快递)的邮路网络。截至2018年底,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达到100%;快递乡镇覆盖率100%,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升。
下一个五年,县交通运输局将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主线、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加密、提质、互通”要求,补齐交通设施短板,高标准、高质量建好“四好农村路”和交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全域交通”,为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因路而兴,因路而美。路,正给山城带来美丽嬗变。
(英山县融媒体记者:何骥 陈俊伟 通讯员: 马小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