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吴智成,是英山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一名干部。2018年3月由组织选派到孔家坊乡汪家铺村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记得到村上班的头一天,单位领导找我谈话时,我就说过:“我是一名党员,不管到哪里工作,哪怕工作再苦再累,我一定要为单位争光”。一直以来我都是抱着这个信念投入到驻村扶贫工作中。
汪家铺村位于父子岭以南,英、罗交界的凤凰关水库境内,是一个山区库区村,也是孔家坊乡最偏远的村。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全村共有277户7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90户283人。全村常住人口不足总人口的40%。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刚到村里,村支书叶向荣就领着我到全村各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到农户去坐一坐,听听他们的心声。当走到熊家山湾时,我看到85岁的沈名英老奶奶正在提着水桶去提水。一问才知道,因为地势高,周围水源不足,熊家山湾与隔壁的阴山湾共有15户54人还在过着靠天吃水的生活,接通自来水成了那里几代人的梦想,最近的水源是在距离两公里的罗田县祝家山村马家山小组境内,之前村里与马家山小组进行过多次协调都没能成功。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就开车和村“两委”一起到祝家山村委会、马家山小组查看地形,协调水源。经过四次上门,祝家山村马家山小组终于被感动了,答应让村里拿出附近的一亩五分水田来置换他们的水源。我们迅速购买水管、组织村民打水井,铺管道,冒高温战酷暑,终于在2018年7月26日将自来水接到了农户的水池上。85岁的沈名英老奶奶拉着我的手激动地热泪盈眶,连声说“党的政策真好哇!”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每年一定要为村民干成几件实事,并把这些实事写进我们的工作计划内,必须完成。
三年来,在县教育局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怀下,我和村委会一起干成了一件又一件惠民实事,从制订方案到组织实施再到验收通过,我都全程参与,保证质量。力争把钱都用在刀刃上,村里投资150万元硬化绿化了近4000平米的高质量的文化广场和百姓舞台以及三联两层的村级医务室和老年活动中心,添置了篮球架和健身器材;投资7万元安装了70盏路灯和一套广场灯;投资了50万元新建了一座可供全村600人使用的水井和一座蓄水净化池,提升了水质。为改善环境,我和村“两委”每年都带领公益性岗位人员采用交叉检查贴条的形式对农户进行卫生评比,评比结果与工资结算及农户年终合作社分红挂钩。
村级要发展,产业是关键。三年来我们利用土地增减挂钩和精准灭荒,组织农户栽种油茶260亩,种植黄柏80亩,蕲艾60亩。今年村级合作社又流转土地60亩,种植朝天椒和白茶。到目前为止,村里共有油茶410亩,每年为合作社增收达到10万元以上,这些钱都用于改善民生、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给农户分红等。2019年7月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实现了如期脱贫。
今年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又争取到了长3.8公里宽3.5米的通组公路硬化建设指标,将水库两边山头共三个村民小组与罗田接壤的公路贯通。村民得知这一消息后都踊跃捐款近20余万元,工程力争年底完工。
今天的汪家铺、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成了名副其实的先进村。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党的“十四五”规划引领下,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坚信,我们的努力终将结出硕果,汪家铺村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英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段炜 编辑: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