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味


一过了腊月初一,山城和山里人就开始萌动“备年”了,特别是中老年人忙着杀猪宰羊买鱼、腌肉腊鱼,弄豆腐粑香肠,晒芋果炸生条……虽然花样少了些、数量少了些,但人们随着“年”的日子一天天的临近,办年的劲头加大;到了腊月八,吃下“腊八粥”,年味一天天更浓,见面脱口而出的也是“您家年办好了?”在这一个多月里,人们的言语行为、衣食住行、闲暇心思,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气息、年的韵味、年的精神!

春节,中国人的感情集结号!在外工作的、打工的,有钱没钱都盘算着走陆路、水路还是空中?哪天启程,择选便捷回家?不论晴天,还是刮风下雨落雪都一个劲地往家赶,大包小包总想多带些东西回家,孝敬老人、关爱爱人小孩。

团聚,是中国人深厚的情愫。见面“问问好”,围坐取暖器(多取代了“火炉”)拉拉家常,看着“春晚”痴傻笑笑……十分惬意地享受着甜蜜的生活!

国家繁荣昌盛,小家才会幸福安康。与过去相比,如今不愁吃不愁穿,每一天都是浓浓的年?!

挨饿的年代我没少过,发的一丈半布票到“过年”才买一件新衣竟然“布票”没能用完,天天盼过年也就是些炸芋头圆子、煮熟一两块猪肉,那时物质很匮乏,贴对联、放鞭炮、听说书是较奢侈的喜事儿……因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折腾,群众农活繁重而生活艰苦,我家老“跑工分粮”,常常靠吃野菜树叶芋头充饥,较少吃清水粥芋头饭,“吃上肉面”是企盼的共产主义,打饿肚子是经常的事……大年三十“忆苦思甜”,儿子不爱听。不忘过去,更珍惜今天!

那是年味浓吗?浓。那是365天的祈盼!平时什么好吃的极少,日日省吃俭用,到大年三十美美饱食一天、一顿;一年四季干农活、兴工程,更战夜战、累死累活,直到春节才轻松几天,扫扫阳尘、坐会聊聊、看看舞龙、串串家门、走走亲朋……可是很享受的事?!

现在年味淡吗?淡。物质丰盛、生活富裕、文娱多姿多彩,天天胜过往日的“大年三十”。这“淡”是无需365天的日思夜盼。但这“淡”是富足下的“淡定”。但“淡”中仍有浓浓的乡思亲情。春节前,各地大小长途车站、火车站,成千上万的人背着沉重行囊,风尘仆仆,挤挤攘攘,赶车赶路,归心似箭,风雨无阻,要赶在大年三十回家团聚,共享“年饭”,多么浓浓的“年味”!

年味,最重要的就是全家团聚的欢欣,就是团圆的年夜饭的喜乐,就是看春晚拉家常的和谐;就是春节围坐在桌前晚辈孝敬长辈敬奉的那一杯酒,就是相互见面那一声温馨的问候,就是来客那一串鞭炮或烟花闪耀雾满的“幽香”。一年的忙忙碌碌,春节在家多多陪陪父母、看看孩子,惬意呀!其实“年味”,就这么简单。简单是生活的常情,是人间的真情!

“年味”在与时俱进,骑着摩托回家,大包小包拎回家,啃着“肯德基”,发给鼓鼓的“红包”,笑声绕梁;到宾馆订座吃个时髦的团圆年饭;驾着小车去拜年,鞭炮迎接,喜气洋洋!曾经沉寂的庙会、舞龙也像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

“年味”在翻新。短信、微信祝福爆满,电脑前的聊天,视频在线;大屏幕喜看“贺岁片”“春晚回放”“春节七天乐”,不亦乐乎!



岁月的脚步谁也无法挽留,光阴似箭,人生变幻,可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决不能错过了“一年又一年”和春节!“年”,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是巨大亲和力与凝聚力之所在,是团圆的激动、亲情的释放、快乐的绽放和吉祥的凝聚。有哪个国家能有如此热闹、浓重、蕴涵丰富的节日呢?一生有多少个年,是值得好好庆贺和享受?!人的自然诞生、关爱成长、拼搏成熟、休养老去,有多少事值得回味、思索、总结、畅想,有多少“年”值得庆典、怀思、交流、发扬!

春节在人们眼中,最少在我的心中,是热闹的、温馨的,更是敬畏的、神圣的!

(散文/杜立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