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心声上两会】快来听听,来自你家乡的全国人大代表怎么说!

打造中西部绿色发展样板


全国人大代表、神农架林区区长刘启俊

“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有利于巩固扩大神农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神农架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神农架贡献。”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神农架林区区长刘启俊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大旅游、大农林、大健康产业不断壮大。深化实施“一品一企一策”农林产业扶持计划,打造“酒水蜜、果药茶”系列农林特产品品牌,推动“六种四养”十大特色产业发展,荣获“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创建“神农百花蜜”“中华蜜蜂传统饲养技术规程”“神农架野板栗”等3个湖北省地方标准;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年接待游客1550万人次,成功推出探险游、研学游、冰雪游等旅游系列产品。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保持10%左右的增速。刘启俊建议,探索推行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机制,支持神农架创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把神农架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样板。

把传统村落打造成乡村振兴标杆

全国政协委员龚胜生

“传统村落是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物质载体,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龚胜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加快编制传统村落发展规划,从旅游、文化、乡土人才培养、人居环境、乡村治理等方面,为村级发展提供样板与借鉴。

龚胜生建议,由住建部牵头,组织发改、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制定《传统村落空间规划指导意见》;地方政府率先编制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规划。合理开发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工业,形成“旅游+”产业体系。科学修缮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文化的活化利用;扶持县、乡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此同时,以县域为单元成立“传统村落乡土人才培训中心”,培养文化传承、文物修缮、土特产加工等方面的乡土人才。以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为重点,保护好原生环境,修复好被破坏的次生环境,实施绿色乡村建设工程。加强传统村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将族规、村俗、家风中的积极成分与党纪、国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脱贫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沈艳芬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下,贫困地区都发展起了产业,但有些产业发展得还不够。”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恩施州农科院副院长沈艳芬接受采访时说,建议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脱贫产业提档升级,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沈艳芬是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扶贫优秀团队中的一员,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恩施州马铃薯品种更新慢、病虫草害防控难度大等关键环节技术瓶颈逐步得到解决,有效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年产值超过50亿元,成为恩施州第二大脱贫产业。“虽然恩施土豆声名远扬,但还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单产待提升等问题,需不断科技攻关。”沈艳芬说,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一些脱贫产业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大科技支撑,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融合、错位、高质量发展。沈艳芬建议,国家加大特色产业科技投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的研发和展示示范;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构建协调互动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设立乡村振兴科研专项,将建强基层科研力量及推广队伍纳入支持范畴;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引导产业绿色、优质和品牌化发展。

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陈燎原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黄梅县柳林乡老铺村党支部书记陈燎原接受采访时说,建议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陈燎原说,乡村要振兴,必须有产业来支撑。只有发展产业,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到农村投资兴业,才能解决农村隐性失业者及返乡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老铺村发展板栗基地600亩、油茶基地1600亩、楠竹基地1500亩,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村里引进主体开发柳林乡玫瑰谷生态旅游风景区,吸引大批游客来观光游乐,带动发展农家乐40多家,300人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近百万元。“今年,我们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1至2个公司,继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陈燎原表示,仅靠客商的力量还不够,希望国家能牵头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对产业发展较好的乡村给予支持和鼓励,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加强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胡为义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很振奋人心!”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党支部书记胡为义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的作用,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先要聚人心、增干劲,这是基层党建要抓的重点。”胡为义说,要加强农民思想再教育,可在各乡村开展“知党恩、感党恩,除陋习、树新风”宣讲活动。村级党组织以主题宣讲为载体,组织广大农民把树立文明新风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增强发展产业、勤劳致富的内在动力。

激励优秀年轻人进入村级组织

全国人大代表王能干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当前,村级组织人员年龄偏大,尤其是村支书老龄化严重,缺乏发展产业的思路和能力,急需补充后备力量、注入新鲜血液。”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接受采访时说。王能干当了20多年村支书,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他深切感受到,再好的产业,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来引领,也难产生好的效益;有了坚强的村级组织,没有现成的产业,也可创造条件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但目前村级组织普遍缺人才,稍有能力的年轻人,大多不愿留在村里,究其原因,主要是村干部工资待遇低,加之工作面广、量大、事杂,腾不出手来顾家。“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可解眼前之急;但要管长远,还是要激励更多本土优秀年轻人进入村级组织。”王能干建议,改善村级组织人员待遇,比照当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确定工资标准,与工作绩效挂钩考核结算,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对长期奋战在村干部岗位上且作出突出贡献的,要厚爱三分,建立养老激励保障机制,让他们安度晚年,不成家庭累赘;村干部考上公务员,可继续留在村里工作,让村干部能当公务员,公务员也可当村干部。

建设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区

全国政协委员童金南

“加快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短缺、长江中游地区天然气消费占比低等问题,还能为鄂西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提供绿色产业支撑。”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童金南接受采访时说,建议国家支持建设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综合示范区。童金南介绍,湖北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达11.68万亿立方,占全国总量的7.2%。2020年国家能源局明确探索宜昌等地区页岩气商业化开发。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恩施、宜昌也做了很多有效工作。然而,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存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需攻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市场化格局未形成等问题,需要国家层面支持解决。为此,童金南联合张金成、黄利鸣、肖凯旋三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国家以鄂西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为依托,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和自主创新;将湖北重点区域列入国家《天然气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实油气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政策,尽快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开展鄂西页岩气勘探开发对环境影响和环境承载能力评估。

为乡村产业发展解人才之渴

全国人大代表程梦醒

“与传统农业相比,复合型农业需要大量的技术、销售和推广人才,吸引留住人才,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是我今年建议的重点。”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应城市春华养生豆皮有限公司负责人程梦醒接受采访时表示。应城豆皮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14年,程梦醒从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三合镇三结村,创办了春华养生豆皮有限公司。为了改变传统豆皮无品牌、小作坊的生产模式,她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不断改良制作工艺,在技术、原料、品类等方面推陈出新,同时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拓展销售渠道。短短几年时间,推出的新产品已经销往全国。“我想趁热打铁,加大研发力度,改进生产工艺,丰富产品种类,改良产品品质,把传统豆皮产业做大做强,但苦于缺乏人才,计划难行。”程梦醒说,乡村产业缺人才是个普遍现象,建议国家出台更有效的激励政策,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吸引更多人才到农村兴业。

补省道及农村公路建设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宋庆礼

“要致富,先修路。‘十三五’时期,我省省道及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但还是存在农村公路骨干通道等级偏低、农村基础网络连通性不强等问题。”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法人宋庆礼接受采访时说,建议国家加大对我省省道及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宋庆礼介绍,截至2020年底,我省公路网密度提升至156公里/百平方公里,通行能力得到提升,但离人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还有差距。全省普通省道中,还有389公里断头路,约3480公里路段为二级以下标准,部分省道县际交界点存在不通不畅现象。全省25.54万公里农村公路中,约23万公里仍为四级公路标准,88%的县乡道路面不足6米宽。全省还有60多个乡镇没有“双通道”。宋庆礼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加大力度提档升级经济节点省道,打通断头路,畅通瓶颈路;积极推进县乡道改造、建制村双车道建设、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资源旅游产业路建设等,拟规划建设省道3000公里,农村公路5.5万公里,总投资约1410亿元。“省级财力有限,建议交通运输部给予更多支持。”

增加边远地区村医编制

全国人大代表杨芳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加快分级诊疗体系,让我们乡村医生看到了希望。”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咸丰县清坪镇申李坝村村医杨芳接受采访时说,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出台政策,增加边远农村地区乡村医生编制,让乡村医生留下来、稳得住,更好地服务群众。“乡村医生群体作为农民健康的守护人,是农村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去年的疫情,让人们看到了基层医疗和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杨芳表示,提升乡村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是人才,近年来国家对提高乡村医生待遇方面的投入在逐步增加,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如,增加边远农村地区乡村医生编制,以有效的机制和较好的待遇吸引和留住农村医疗卫生人才,让他们安心稳定地工作。

打击虐待动物及传播相关信息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杨琴

“近年来,恶性虐杀、虐待动物事件不时发生,经网上传播后,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恩施州卫生学校副校长杨琴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打击虐杀虐待动物及传播相关信息的行为。杨琴介绍,大量犯罪学研究表明,虐待动物或直面虐待动物暴力是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一种重要诱因。为此,很多国家和地区严禁在公开场合宰杀动物,禁止在公共空间传播任何有关虐待虐杀动物的暴力信息。国内因无明文禁止、执法缺位等原因,虐待虐杀动物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发布信息,建立网络群教唆未成年人对动物施暴,交流技巧和心得,谋取利益,极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杨琴建议,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对动物实施暴力的非法性;修改完善法律,禁止虐待虐杀动物;公安、网信等相关执法部门根据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的文本和立法精神,依法禁止传播对动物实施的暴力行为,惩治制作、传播和贩卖暴力信息者;将传播暴力虐待虐杀动物信息的案件,纳入公益诉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