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山县石头咀镇镇区出发,沿201省道,一路往北,经过程璋河、饼子铺,再横跨西河,便来到有西河明珠之称的周家畈村。
3月17日,雨后初霁,空气格外清新,茶香、药香、花香扑鼻而来。周家畈村村前的道路十分干净、整齐,红瓦白墙、繁花绿树跃入眼帘。
近年来,随着生态美、庭院美、家风美、居室美的现代文明生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石头咀镇紧紧围绕“千年古镇、文化兴镇、产业强镇、特色立镇、旅游活镇”的发展定位,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绘就了美丽乡村新画卷。
锁定一个目标:建设农村美丽家园
以前的周家畈村,脏乱差是其“代名词”。村内农户的猪圈、牛栏、厕所横七竖八,随意搭建,更有处处可见的残垣断壁。随之而来的是村民矛盾重重纠纷多多。
“那时候,哪有什么产业,即使种植一点茶叶、药材,也是东一棵西一棵的,成不了规模,更谈不上效益。”说起村里的茶叶、药材等主导产业,村民余华球感慨万分。
穷则思变。周家畈村的乡土能人华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后,一直在“思变”。他的思路从改变村容村貌入手,“产业上山、村民下山”的战略设想,一一付诸现实。村民离开高山,居住到新家园,腾出的地方用来发展产业。短短四、五年时间,一个面貌焕然一新、产业茁壮旺盛的周家畈拔地而起。
如果把石头咀镇的41个村,比作一个班级,那么周家畈毫无疑问就是“品学兼优”生。现在,全镇其他村都以周家畈为榜样、作目标,朝着建设农村美丽家园而急追猛赶。
聚焦一条路径: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建设美丽乡村,最忌华而不实。这是石头咀镇库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晗的一句口头禅。他嘴里这样念叨、心里这样思考、手中这样行动。
走进库区村,只见蓝天白云、绿水绕青山、鸟语伴花香,一股浓浓的“水库库区”特色强烈袭来。2019年9月,该村入选“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垃圾箱、垃圾桶、保洁队伍支撑起清洁和净爽。声势浩大的厕所革命,将“味难闻、样难看”的旱厕,统一改成舒适、大方的标准厕所。
库区村的面子确实好看,令人羡慕。更能触动心灵的是这里的里子,通过与英山裕农菇业有限公司对接,发展起52亩食用菌大棚,还和武汉易生生物科技公司联合,流转150亩山地,建起高山生态白茶产业园。
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像库区村这样,描绘华丽动人外表的同时,做强产业夯实雄厚里子,不搞“单腿跳”、不搞“样子好”,是石头咀镇所有村都在聚焦的路径,他们处处因地制宜、事事有序推进。
铺展一幅画卷:打出发展“组合拳”
城市美乡村土,这是一直以来形成的“掰不动”的对比。石头咀镇杜家山村,虽然离镇区有10多公里,而且整个村子处于连绵起伏的火炉尖山脉间。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末良认为,乡村虽土但“土”得可爱、“土”得有特色。
2019年以来,杜家山村大力提升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硬化通村到组道路、安装湾落路灯、整治居住集中的湾落环境,一套“组合拳”打出来,村子“脱胎换骨”,彻底摆脱贫困,开始乡村振兴的全新发展节奏。
眼下,杜家山村正摩拳擦掌,蓄足力量,招商引资,激活并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十里岗古商道、飞瀑流泉、山野风情等一个个沉睡的资源被唤醒,焕发强劲的致富动能。
杜家山村变得美丽起来了,仿佛一幅铺展开来的画卷。这是许许多多熟悉这里的人,新近的感叹。石头咀镇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资源底蕴和历史积淀,也都打出各自发展的“组合拳”,铺展属于自己的画卷。
(通讯员:余志敏 编辑:叶瑶 审核:万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