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路上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入境四棵枫村,这诗句最符合我的情境了。

周末,微雨。老公提议去乡下转转,还诗意的说:生活不只是赶路,更要感受路。我明白他的用意:平日早出晚归,我颇有微词,今日,想借机让我见见他忙些啥。



这春日的雨不急不躁,润物无声,知时节,贵如油。停车注目,一座古色调且氤氲着香气儿的门楼,上书“秀美水乡四棵枫”。一种热情相迎的姿态,一张地域风貌的告示,让我的心情瞬间变得明朗起来。

这不只是门楼,还能限高。随着老公话峰一转切入正题,我的目光,即刻被这条彩色公路粘住了。



路面宽阔整洁,安防标线齐全,绿化栽植丰茂,线路不算笔直,挺像一条黑丝带,划分一侧青山人家,一侧良田碧水,由北方延伸至南,曲线灵动轻盈。

开车跑起来,一阵风从窗户飘过,轻拂我们的脸。突然,彩色大道不见了,我眼前的,变成了黑色沥青路面,崭新刚刷完的样子。



“刚才那是‘九大线’,现在这路名叫‘伯仲桥至方家咀路’,是我县的重点建设项目,按‘四好农村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7米,路面宽度5.5米,长度8.5公里,串联环库的5个村。”说到本职工作,老公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四好农村路,一个高频词。老公的微信、抖音里,一条条关于道路主题的视频,播放从开工实施到竣工通车的各种场面,引发成千上万的阅读量和点赞好评。

镜头下,记录一座山城,以一条高速,一条国道,六条省道为干线,以农村道路为支线的精美脉络,四通八达连线成网,串联起“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让你眼瞧着,为它的颜值惊叹,细品着,又为它的本质叫好。



“往昔的通组路,大多是土坯路面而且陡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人流量小,更别提物流了,真是出行有阻碍,发展有瓶颈,群众们修路致富的呼声高涨。”老公见我认真倾听,讲述更为详细些。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聚焦“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行动,坚持科学规划,做好结合文章,深度融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灾后重建、生态旅游、大健康产业发展等五方面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利用三年时间,对农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和改扩建,切实依据需求侧完成供给侧,最终建成“干支协同、互联高效、安全快捷”的农村路网布局,呈现“品质高、网络畅、服务优、路域美”的良好态势。



镜头回放,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交通人抢晴天,战雨天的实干苦干;保质量,保安全的大干快干;检查督办、考核评价多管齐下……他们用一以贯之的坚持、一往情深的坚持,一往无前的坚持,奋力争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等四好目标。



如今,条条大道纵横交错,一头连着美丽,一头连着幸福。通村路,通组路,通湾路,打通了“断头路”,建成了“循环路”;乌云山、樱花园、天马寨、茶叶谷、九大线、张草线等,形成了“风景路”;民宿、康养等旅游项目相继落地,连通了“致富路”;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迅猛发展,群众走出了“脱贫路”。通行环境由“出行难”向“畅、安、舒、美”转变;通行能力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客车网络实现“出门有车坐,镇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服务有平台”全域覆盖;“修一条公路、造一条景观、美一个乡村、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已然形成。



我品出来了,路还是那条路,乡愁还在。但路又不是那条路,窄路拼了宽,弯路改了直,坡路降了平,它健壮了身躯,美丽了容颜,拓展了内涵。不仅缩短了城乡物理距离,拉近城乡群众心理距离,还有,实打实地环境美,人气旺、旅游热、笑容多、钱袋鼓。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花开时。”视野里,鸟鸣雀跃,枝绿花繁,油菜金色满畈,一派春意盎然。听着,看着,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不由得,放下车,冒着斜斜细雨,实地感受一番,那才酣畅淋漓。



春雨轻扬,行走在这条花开满径的大道上,脚下的步伐,走得越发铿锵。当前,我县把“四好农村路”作为服务英山经济和民生的头等大事来做,党员干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用智慧和创新努力浇筑出一条通向幸福未来的乡村振兴之路,我知道,心在路上,这条畅途必将伴随一路阳光。

作者:伍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