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人民早期的抗争

英山,从鸦片战争到大革命前的80多年中,英山与全国一样,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军阀官僚的残酷统治,经济、文化极端落后,

连年吏治腐败,社会动乱不安,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反帝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英山人民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据史料记载,宋威淳六年(公元1270年)有农民起义军占领英山;

公元1635年农民起义军左革五营3次进入英山;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罗田人王鼎起义于英蕲之交,相持5年之久: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佃农马朝柱(亦称马三)不堪忍受剥削和压迫聚众起义,立营于天堂寨,明以开山烧炭为业,暗里四处联络、制造戈矛, 与安徽太湖、河南开封等地农民军相互结盟,声势日益强大,后遭清兵清则,义兵战死,唯首领马三突围。

这是英山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太平天国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3月15日,一举攻克南京后,定为国都,改称天京,从而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高潮。英山知事祝昌奎闻讯连忙办起团练,准备抵抗。11月5日,一部分太平军突然由罗田插至英山,祝知县急调大批团练至落令河阻击,太平军勇猛顽强,一举将团练击溃,并绕县城经隘口岭开赴太湖。太平军于12月31日,万余人以摧枯拉朽之势进人英山县境,团首蒋槐斗毙命,团练触即溃。后大部队经瓦寺前撒出英山,留下何开贵率部驻城,在英山建立据点,树起“真天命太平天国”大旗,出榜安民,整顿军纪,绕毁粮册、田契债券,向地主豪坤“打贡”,教济灾民,支援前线。对一些抗拒“打贡"的地主豪绅进行了镇压;对人民群众秋毫无犯,广大人民群众见义军纪律严明,分财于民,很是欢迎,纷纷踊跃参军,一时太平军兵员大增。当时祝知县东逃南窜,逃往庐州- -去未归。咸丰七年( 1857年)4月,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统领数百人,从霍山进入英山。县团练在张家嘴阻击,被太平军打败,太平军长驻直入抵浠水。咸丰八年( 1858年)2月21日,英王陈玉成又率大股太平军从操家岭出东河进霍山,县团练堵截受挫,被太平军杀死数十人。四月初二,又有大股太平军从操家岭入英山,与县团练初战麓溪冲,再战铁炉坳,三战于王家河,太平军边战边走,团练节节溃败。自此后七八年时间,清军和太平军围剿和反围剿的战斗连年不断。

民国三年(1914年)正月十六日,何南籍白朗率农民武装,与革会党人取得联系并与其合作,自号“讨袁军”,提出“打富济贫”口号,挥军东征,连克六安、霍山后,由中界岭进人英山、沿西河两岸直下,准备当日晚进攻县城。英山当局不及设防,警队四散,县署大小官员早已选离了。城内只有几个民团坚持巡组。城内倾向自朗的人与城外白朗通约,里应外合,但遭六安巡缉营营长王传禄率众在武显庙据卡堵藏追剿。白朗军在武显届至狮子坳带共血战-昼夜.王传禄的巡缉队大败(受伤8人,击毙42人),白朗亦有损失。夜间,白朗部从腰磨畈、烂柴沟向罗田转移,准备退守河南。白朗军进入英山,所到之处,纪律严明,被征去带路和运物资的群众,均发给充足路费。虽只有3天,但影响很深远.至今为人传诵。

1902年前后,霍山集饭馆老板张正经目击教民欺压百姓,心中愤愤不平,暂言:“你外国人这凶, 我杀了你,拼了这条老命!”英霍边区群众闻声奋起,聚集了300多人,烧毁了古佛堂,杀死六七个神甫,缴获了两条洋枪。光绪三十四年(1908) 3月的一天,陶家河人阮德树路过杨柳湾时,见一意大利传教士打一位小孩。于是,阮德树路见不平,即操起扁担将传教士、教民痛打-顿。教士教民狼狈逃回杨柳湾天主教堂后,怀恨在心,便诬告阮为盗。知县害怕洋人,不问真伪,即命差役至陶家河拘捕阮德树。因阮德树外出未归,便将其在县立高小就读的年仅19岁的兄弟阮德润逮捕入狱。阮德树自外地归来,得知此情,恕不可遏,便邀集九公坛义士数十人、安徽武功高手12人,于3月24日傍晚直奔县城,用虚张声势之法,用盛装煤油和梓油的泥壶点燃,鸣几声枪炮,使守城士

兵摸不着头脑,朦朦胧胧望见几十火把朝县城扑来,便弃城逃命。阮德树等闯人城内,砸开牢房,救出阮德润,并放走无辜囚徒,还砸了知县的公案。随即在东门集合,择小道往杨柳湾进发。半夜时分,教堂大门紧闭,义士们将大门撞开,冲人教堂,已是空堂-一座, 便放火烧毁了杨柳湾教堂。后在清兵追剿下,阮德树终因长途奔波,彻夜未眠,精力不支而壮烈牺牲。清兵追到陶家河,没收了阮德树全部田地财产。为了斩草除根,捕杀了阮德树另3个弟弟,九公坛义士也惨遭杀害。后来民间艺人将阮德树冲县大堂、劫狱、烧洋教堂的事迹编成采茶戏,名曰《打三堂》,在城乡各地广泛演唱,足见人们对阮德树的崇敬。

麓溪冲的纪振刚(1887- 1946) .1905年考人南京讲武堂习陆军,后参加辛亥革命,曾任黎元洪的秘书、冯玉祥的军事参谋,1913年赴南洋新加坡经商。1917年回国后, 走实业报园之路,创办事能公司。为支援新四军抗战做出了贡献,深受陈毅赞扬。

在英山境内,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利前的斗争也不断出现。有的农民为了抗租,先交钱不交谷,以后采取软抵硬拖的办法,钱谷都不交。有的农民为了抗租,把地主的秤打断了,解砸烂了。此类斗争事例,各地时有发生。1913年春, 发生大旱灾,金铺带群众无法生活, 向地主张清和买谷、借谷,地主囤粮不卖,企图牟取暴利。群众便与地主展开斗争。组织千余人打开地主张清和的谷仓,将谷子分了。农民博委瑞邀二三十人形成气势到地主张顺友家去买米,地主见人多势大,只好开仓卖米。但这些零星的斗争,只能表明人民群众开始觉醒,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鸦片战争到大革命前的80多年中,英山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从未间断,显示了广大劳苦大众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压迫和剥削,寻求翻身解放的斗争精神和力量。但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做指导,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英山人民的斗争仅限于自发的分散的经济斗争,没有形成有领导有目的的政治斗争,因此,均未能取得成功。历史表明,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来源:中国共产党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历史(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