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坚守法治 彰显正义保平安
——持续推进法治建设
全县政法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忠实履行“三大职责”: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以维护全县大局稳定、服务发展大局、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为着力点,深入推进法治英山、平安英山和过硬队伍建设,为实现英山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建设法治英山 依托综治中心建立健全法律服务站,县法学会发挥职能作用,讲法送法普法,加强法学研究,推进法治惠民工程建设,注重法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
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充分发挥法学会会员、律协律师的资源优势,组织法学会成员、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志愿者走进基层,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推进民主法治进程。
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执法公开力度,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全面促进公正司法。
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权力清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执法保障、落实执法责任,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平安英山 形成单位“一把手”为综治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全员参与,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强综治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规范工作机制。大力整治治安重点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加大对学校、医院、企业等重点场所和寄递物流危爆物品等重点行业排查力度和密度,全力做好金融、网络、食品药品安全。深入排查社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城乡社区网格,把网格化管理模式运用到社会维稳、矛盾排查化解工作中,发挥网格员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平台,大力推进“群防群治”工程建设,创新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内保”工程建设,确保单位平安。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关爱帮扶工作,落实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吸毒人员、流浪乞讨人员、艾滋病患者、肇事肇祸精神病人、重点青少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持续打击“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非法活动。改革司法体制,促进司法公平公开公正,依法行政。防止滥用执法司法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
治安整体防控 十八大以来,英山公安始终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高站位组织、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推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警入脑入心、落地开花结果,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觉践行以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治爆缉枪、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及“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社会矛盾源头化解和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措施,不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巩固了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制度安全;坚决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严防各种事故事端、案件事件发生。强化严打犯罪的震慑效应,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深入排查重点领域不稳定动态,及时将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抓实安全生产的过硬措施,狠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活动安全,严防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实施“智能防控”大数据战略,破解数据壁垒,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成公安网与政务网数据交互平台。
守卫司法公正 惩治严重扰乱秩序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捍卫绿色崛起,积极推进污染防治,护林、净水、治砂三管齐下;严惩两抢一盗、贩卖毒品、聚众斗殴等危害社会行为;严肃查办危害民营企业和创新发展违法犯罪行为;瞄准民生痛点,重点推进“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活动,针对销售有毒违禁药品、网络餐饮服务乱象、幼儿园食堂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护航“健康英山”。
维护社会公平 新政权建立,爱国民主政府利用人民掌握的审判权力,镇压反革命,打击地主恶霸,支持贫下中农当家作主,没收地主阶级土地财产,建立人民主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山审判制度日益完善,刑事审判坚决打击黑恶势力、惩戒社会丑恶现象,在“严打”“扫黑除恶”行动中,“从重从快从严”惩处各种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罪犯,为县域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保一方平安。民事审判以公平为基本原则,以维护社会和谐为宗旨,平息纠纷,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提升全民法律意识 开展普法教育,依托全县“道德讲堂暨文艺轻骑兵汇演”活动,在全县313个村开展以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的法治、德治、自治知识、扫黑除恶政策为主的法治宣讲,实现“村村讲法”。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全县各中小学生到基地开展综合教育活动,将宪法及法律宣讲列入必修课,全县近万名中小学生接受法治教育。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挥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职能职责,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成立律师调解室,推行律师进信访大厅、进疑难案件、进村和社区,实现313个行政村(社区)、169家行政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服务基层群众法律服务、公证办理、法援申请等需求;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针对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精准扶贫户等特殊群体广泛提高法律援助覆盖面,做到应援尽援。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全面推进阳光执法;建立司法鉴定与法律援助合案评查制度,开展案件质量定期检查,严把质量关;积极推进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工作,加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参与力度,大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放管服”等工作,全力服务法治政府建设,最大限度地方便人民群众。
加强重点人员教育管控,创新学习、培训、互动、帮教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 “四化”监管教育方式,实行律师、心理咨询师会审制度;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利用,进一步筑牢“电子围墙”,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不脱管、不漏管,不发生重大案件,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强对涉黑、涉恶和“保护伞”线索的摸排,充分利用社区矫正、律师代理、司法鉴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落实重大敏感案件备案制度,加强律师代理案件监督指导;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线上线下意识形态阵地管控和有效处置。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