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医疗保障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大数据相结合,做通“两病”保障、做新慢病保障、做实医疗救助,着力解决医疗保障服务工作中的难点、难题。
一、利用大数据,服务“两病”患者。充分借助大数据,通过同卫健部门数据共享的方式,对公共卫生平台中60周岁以上不可逆转的“两病”患者进行直接认定;对医保系统中报销过“两病”医疗费用的参保患者信息甄别后推送卫健部门进行认定;对卫健部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档案中首诊有“两病”的人员进行筛选认定。所有认定工作可无需参保居民提供纸质资料和申请,做到零资料、零跑路。
二、靠前主动服务,畅通“慢病”通道。一是主动提取系统住院数据,根据诊断初步筛选慢病人群确定初选名单,由医疗机构及乡镇医保中心主动联系参保人,对申报材料完成初审后集中申报。二是绿色通道全畅通。对专科病种结核病、透析、精神障碍等“绿色通道”病种和申报人群实行确诊即办原则,即申即享,参保人全程零资料、零跑腿。三是慢病复审全简化。由医疗专家组对慢病病种进行评估,对长期不可逆的和有效期内的慢病病种提供有效证件和复审表即可完成复审。
三、强化部门联动,做实医疗救助。每月提取医疗费用数据,将达到医疗救助标准的普通人员名单推送至民政部门进行身份认定(因病致贫人员),乡镇医保中心收集身份证明材料和银行信息后,即可完成医疗救助的结算。
自“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开展以来,截止2021年8月底,认定“两病”人次2.4万人,占居民参保人数的7.9%。慢性病办理人数较上年度增加1910人,同比增长23.14%。通过大数据提取,主动办理医疗救助113人。
(通信员:胡浩 王光曙 编辑:卢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