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中的彭干臣》
肖崇东 闻继光 搜集整理
选自《山泉》2021年第2期
01 断指冲锋
“冲啊!”“杀啊!”喊叫声、枪炮声响成一片,高地上硝烟弥漫,新组成的国民革命军一个连队,正向叛军占据的阵地猛冲。一个高大、英俊的青年军官挥着手枪,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领大家冲锋。突然一声枪响,青年军官的一根手指被子弹击中,他脸色苍白摇摇欲坠似的要倒下,却在卫生员赶过来给他包扎伤口时,硬生生地坚持站住了。这位青年官军名叫彭干臣,时任国民革命军连队党代表。南昌起义功臣彭干臣(1899——1935),湖北英山人,曾组织过安庆“六二”学潮,参加过武汉“二七”惨案大游行,南昌起义中接替朱德任南昌市公安局长兼卫戌司令,在起义中立下大功;后潜往上海协助军委书记周恩来工作,成为周恩来得力助手。上海“一二八”抗战时,彭干臣组织学生敢死队,与凶残的日军战斗;1932 年赴浙赣根据地任赣东红军参谋长,与王明路线进行坚决斗争,1935 年初牺牲于赣东。1925 年初,彭干臣随国民革命军东征,平定陈炯明叛乱。当时彭干臣和陈赓同一个连队,陈任连长,彭为党代表。在这次东征中彭干臣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彭干臣所带的这个连队的士兵和下级军官,大多是两年前从刘振寰、扬希闵等军阀部队中反水过来的。那时候军阀军队纪律败坏,当兵只为吃粮抢银,军官平时吃喝嫖赌、敲诈勒索,升官只为发财、逍遥快活,上了战场则躲在士兵后面,组织督战队用枪逼着普通士兵当炮灰、冲锋送死。打了胜仗,当官的去上司那儿报功请赏;打了败仗,就找替死鬼掩饰逃避责任。而当兵的平日惯于欺压平民百姓,敲竹杠、诈钱银,抢劫、强奸,连带顺手牵羊捞一把。因此,旧军阀军队里,官不知兵,兵讨厌官。上了战场,当官的在后面当缩头乌龟,用枪逼着炮灰冲锋陷阵,当兵的则首鼠两端,进了阵地能躲则躲,能装死则装死,能装伤则装伤,很少有人愿意在前头打冲锋。这次战斗激烈到白热化,彭干臣带领士兵正夺取一座高地。他手下的一些士兵还是老一套,出工不出力,听到枪响就趴在地下不动弹。彭干臣于开战前立了军令状,必须在日落之前夺取高地,他和一些黄埔军校毕业的士官,带头在前面打冲锋,就在这时出现了开头的场景:敌方阵地一阵枪响,一颗子弹不偏不倚,打断彭干臣的一根手指,当时血流如注,彭干臣痛得差点昏倒但坚持站住,那些士兵见长官负伤,以为他要撤退。没想到彭干臣却愈战愈勇,在卫生员草草包扎后,立即挥枪冲在最前面,向身后的士兵下令:“跟我冲!”这些士兵过去只见过长官躲在身后,用枪口逼着他们喊着“给我冲!”没想到今天这个长官居然负伤不下火线,挥枪冲在最前面,嘴里喊着“跟我冲!”一下子就把士兵的斗志激发了起来,大家见长官不顾生死,断指重伤冲在最前面,个个端枪跟着不顾一切向前冲。对方阵地上陈炯明的军队,哪见过这样的架势,一时士气倾泄,他们看到冲上来的部队枪上明晃晃的刺刀,都吓得屁滚尿流,逃的逃、躲的躲、降的降,一下子就丢失了阵地。彭干臣早于日落之前,即占领了这个高地,为后面大部队赢得先机。事后彭干臣作诗以记此事:“革命诚艰巨,吾指何足惜。留得头颅在,可为党效力。”
02 巧施烟幕弹
汪精卫叛变后,彭干臣潜往英杰荟集的南昌城,协助周恩来筹划武装起义。战斗打响后,周恩来命令彭干臣带一支部队,迅速去占领敌军一个指挥部。敌人虽然怆惶应战,但他们都是正规军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很短的时间内在一栋大楼二楼楼梯过道,弄起一个临时暗堡,以楼梯间的水泥窗格为枪孔,架了三架机枪,封锁了起义军赖以通行的街道。要取得胜利,必须让这条街道畅通,要让这条街道畅通,必须迅速占领这栋大楼,要占领这栋大楼,当务最急的是干掉这个临时暗堡,打通通道。可这条暗堡就在大楼内,外面是钢筯水泥墙面,里面有三挺机关枪,还有手枪、步枪、手雷,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时起义军缺重武器,光靠枪械对付这样的“暗堡”,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彭干臣作战爱动脑筯,越是危急之时,越是冷静理智。他用望远镜看清情况后,立即想起附近有个敌军的给养站,里面除了粮食外,还有很多柴草,这几日连下大雨,柴草没保管好被淋湿。这个给养站才一开战,就被起义军占领,而且离此地不远。同时,彭干臣早先来到南昌,因要发动武装暴动,事先对南昌进行了解侦查,他曾到过东边那条卖菜的街道转悠,看见那里有很多卖辣椒粉的小商贩。彭干臣立即命令一部份人搬来几大堆湿柴草,又令一部份人去征集大批辣椒粉,将辣椒粉撒在湿柴草上,把柴草堆在上风处,点起火来放出辣烟,一阵阵辛辣的浓烟黑雾,顺风直接飘进那栋大楼里,里面的人被辣烟呛得生不如死,全部丧失战斗意志,纷纷丢了枪械,逃出大楼向起义军投降。
03 智救“伍豪”
1929 年夏,中央在上海举办由化名“伍豪”的周恩来领导的军政干部训练班,彭干臣以“蜂蜜经理处经理”身份和妻子一起负责训练班的具体工作,地址在爱文义路(北京西路)和麦达赫司脱路(泰兴路)一幢三层楼花园洋房里。学员中有著名的共产党人许光达、王首道、张爱萍、黄火青和蔡申熙等,教课的有周恩来、李立三、项英等。周恩来每次都化装由邓颖超陪同前往。彭氏夫妇负责学员的接送、住宿、膳食、上课和安全。在白色恐怖下,每期 30 人为时 3 个月的训练班共办了三期,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为此,周恩来称赞彭干臣是位“出色的将才经理”。有一天,彭干臣所在的泰兴路花园洋房突然被包围,大批警察密探对他的住处进行搜查。彭干臣总经理的身份没有暴露,敌人并没有为难他。此刻正值早晨七点钟,七点半“伍豪”(周恩来)就要来此地上课。如果“伍豪”他们一来,肯定被敌人抓个正着。彭干臣非常着急,他和手下人都被警探半软禁地堵在屋内,根本脱不了身,更出不去报信。此怀表是 1929 年在上海为周恩来主持三期军政干部训练班时由其义丈李次山所送
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彭干臣以有人来电要淡生意为借口,向密探表示自己要接电话。密探答应让彭干臣接电话,却派人站在他身边偷听。彭干臣接到电话,对方竟是“伍豪”(周恩来)的司机打来的,司机告诉彭干臣,“伍老板因要事耽搁,七点半来不了,估计九点才能到。”原是周恩来今天有个重要会议,九点以后才能到。彭干臣立即松下一口气,但心还是悬在半空,因为看样子这些警探不象短时间内会离开的,如果九点“伍豪”来了,这些人还在这里,岂不是还是躲不过!彭干臣本要向对方说明此地危险,让“伍豪”不要过来,可身边站着两条恶狗,这样说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万分危急时,彭干臣急中生智,在电话中对司机说:“我们欢迎伍先生九点来谈生意,只是今天天气不太好,恐怕有迅雷暴雨,请先生出门带好雨伞,免得淋湿生病!”说完就挂了电话,两个密探听得谜谜糊糊的,也没听出个“子曰”来。倒是那司机,接了电话后向“伍豪”汇报,说彭先生让他出门带好雨伞,以防迅雷暴雨。“伍豪”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即听出弦外之音:今天天气晴朗,早上万里无云,哪来的暴雨?而时令正值冬季,何来迅雷?肯定是彭干臣处出了事!“伍豪”立即下令,暂时不去泰兴路,并派人暗中来打探消息。而众警探在彭干臣住处,翻箱倒柜搜了一整天,因彭干臣平时小心谨慎,重要文件和物品,全部藏在外地隐密处,警探们白忙了一天,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发现,只好悻悻撤走了。
此指南针是 1926 年在叶挺独立团率敢死队攻战武昌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