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四)兴山县:统筹山上山下 县里县外融合共进 探索经济“飞”往新高地

宜昌市兴山县地处鄂西山区,有“八分半山”之称,为破解山区发展制约难题,近年来,兴山县统筹山上山下融合共进,持续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做好县里县外文章,着力描绘全域振兴的美丽新画卷。今天的他山之石,让我们走进昭君故里 — 兴山县。

走进兴山县古夫镇深渡河村,全长十余公里的中国第一条水上生态环保公路环抱在峡谷溪流之间,宛如一条玉带,盘桓蜿蜒在香溪河上,一旁连片的脐橙基地内硕果压枝,独特的景、物结合让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近年来,兴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打造区域性生态康养绿色发展主导产业新格局,立足垂直海拔气候特征,在山下香溪河谷建设以昭君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观光目的地,昭君村晋升国家4A级景区,在山上高海拔地区建设文旅康养度假目的地。

与此同时,兴山县先后在新疆、重庆等外省区和省内襄阳、宜都等地建设多批工业园区;与五峰、神农架等地,合作发展旅游服务业,先后建成五峰后河景区、长生洞景区和神农架巴桃园景区,既立足兴山发展兴山,又坚持跳出兴山发展兴山,在县外发展飞地经济,推进“飞地工业”内涵式升级和“飞地旅游”外延式拓展。

不仅如此,兴山县还紧紧围绕“两地两县”发展目标,建成大槽生态旅游扶贫廊道、双泉寨、深渡河畔、仙溪湾、香溪绿道、岩岭大杉树、云栖谷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2021年元至9月,全县共计接待游客40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8亿元。

通过支持兴发集团转型升级,做好县里县外文章,让飞地经济“飞”得更高。兴山县在市域内的江南江北建成总面积2万亩、分税40%、成员企业30家的三大飞地工业园区。同时在县内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刘草坡和白沙河工业园绿色转型升级,龙头坪高端石材产业园开工建设,平邑口和大礼溪工业园碳基硅基集群式发展。既坚定不移地立足兴山发展兴山,又坚定不移在县外发展飞地经济,推进区域协作和高质量绿色发展。

(融媒体记者:徐伟  编辑:蓝洋 审核:黄炎   终审:万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