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在一线搭建、调研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协商、思想在一线引领、共识在一线形成、力量在一线汇聚。自被列为省市“协商在一线”委员议事室试点县以来,我县积极探索“协商在一线”工作的有效形式和机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县实际、体现政协特色、具有时代特征的政协发展创新之路。
3月2日,记者来到南河镇付家坊村看到,在协商“议事室”,基层委员们正在为村里美丽乡村环境治理工作,听取村民意见,为村务治理工作出谋划策。
付家坊村党支部书记 村主任 付琼燕:我们通过搭建政协“协商在一线”平台,发挥基层委员协商作用,集中力量解决群众诉求、群众反映农村垃圾治理问题,结合我村实际,率先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分类管理,新建垃圾分类房两个,垃圾分类亭四个,发放垃圾分类桶268个,解决农村垃圾清运中存在的难点,极大提升我村村容村貌,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协商工作走上田间地头,议到百姓身边,有效促进了基层和谐。近年来,南河镇付家坊村在村务治理中通过协商“议事室”,有效化解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各种矛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一跃成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村民付正国:我们付坊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群众对于垃圾分类管理都很自觉,上门收垃圾也很配合,我们住得非常舒服。
作为全县首批“协商在一线”试点乡镇,南河镇从“小”处着手,在“实”上着力,通过主动搭建协商平台,建立协商相关制度,规范协商相关内容,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理性有度、轻松和谐的协商氛围中汇集力量、凝聚共识,有力地激发了基层委员的履职热情,释放协商效能、推动了基层问题妥善解决。
县政协委员 南河镇党委副书记 佘财明:我们发挥“协商在一线”平台作用,将改善基层治理,助力基层发展,提升基层群众满意度为己任,全方位提升“协商在一线”工作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件事情,商量得越多,共识就越大、力量就越强、人心就越齐,在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协商民主的作用日益凸显。自2020年以来,县政协全面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全县建成37个协商议事室,初步实现界别、镇村、社区全履盖。全县15名市政协委员、195名县政协委员全部编入各乡镇、各单位、各界别“协商在一线”议事室,创新性开展协商议事。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报送调研报告、协商建议100多个,推动解决问题200多个。已有100多个协商成果被转化运用,达成近百个方面的思想共识。
县政协党组成员 秘书长 办公室主任 李爱群:我们建好各级“协商在一线”议事室,用活协商民主新平台,是为了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协商在一线”平台切实打造成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真正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融媒体中心记者:涂炜 编辑:郑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