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康养产业是我县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开年以来,我县坚持“全域旅游·康养度假”定位,不断加快文旅康养核心区建设,较好地促进了文旅和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快速发展。
3月7日,记者在陶家河乡看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建设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陶家河乡包保干部忙着为拆迁户腾空房屋,准备开始拆迁。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是我县2022年文旅康养版块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2.58亿元,建设工期18个月,主要建设红二十五军长征集结地历史步道英山段,全长14.9公里。为了加快建设,陶家河乡班子成员联户包保,工作任务到天、责任到人,力争早日完成征迁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完工。
陶家河乡党委书记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征迁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徐涛:我乡将发挥陶河红色资源优势,推动红色资源与文旅康养融合,全力做好征迁工作。一是硬责硬扛。以亮相就要亮剑,起步就要冲刺的奋进姿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二是硬帐硬结。全程压实包保干部、包保单位工作责任,坚持一包到底,坚持和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三是硬仗硬打。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房屋面积测绘,签订协议10户,已拆除公产房2家、私产房5家,已有8家正在抓紧腾空房屋,力争顺利完成征迁任务,为项目早日落地见效,跑出陶河加速度。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工程建设责任单位和全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牵头单位,县文化和旅游局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建设机遇,充分挖掘英山红色资源优势,推动红色资源与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全县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局长 余智:县文化和旅游局切实做到“一局变三局”的观念转变,大力引进培育文旅项目,补齐短板,完善配套,促进我县文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做好”谋”字文章。谋划一批补短板、树龙头的项目,我们先后谋划了电音剧场、野生动物园、茶园民宿、夜游演艺等项目。二是做好“招”字文章。围绕我县文旅康养产业进行产业链招商,成立工作专班,绘制专业招商地图,瞄准国内文旅行业标杆企业和省企、国企,实现精准招商。三是做好“服”字文章。加大对文旅项目的服务培育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文旅项目做大做强。四是做好“宣“字文章。加大营销力度,瞄准华中地区进行精准营销,联合县内景区景点抱团出海,结合四季旅游产品,打好四季宣传牌。计划组织武汉、南京、上海三场专场推介会,在华中、鄂东、皖西地区进行专题广告投入,持续扩大”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品牌影响力。
目前,全县“文旅康养”版块共有项目19个,总投资153.8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8个,一季度开工项目2个,后三季度开工项目9个。2022年,我县将紧扣“五抓五建”发展布局,以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发挥干事创业的活力,大干快上,树立以项目为王、开工为要的理念,全面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各个项目按时间节点动工建设,推动英山文旅康养名片越擦越亮。
副县长 县文旅康养产业指挥部副指挥长 黄伟:县文旅康养产业指挥部将紧扣市委“打造华中地区康养核心区”发展定位和县委“五抓五建”发展目标,以“一局变三局”的创新理念,以“拼抢实”的作风,拿出真招实招硬招,大干快上,大干当前,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一是高质量建设项目。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毕升纪念园建设,整合各方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多措并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促成“两园”项目早动工、早建成、早见效;加快推进大别山星河谷、花间谷、志顺茶旅融合示范园、佳硕庄园、金盆湾农旅综合体等项目早日开工,投产达效;聚焦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产业链招商要求,压实产业链招商责任,引进一批红色、生态、康养、田园综合体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新签约招商项目8个、新入库项目5个、新投产项目3个、产业链招商项目4个,到位资金10亿元。
二是高效率推进转化。对标省、市文旅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发力,全力冲刺,全力进位。优化文旅项目营商环境,建立重大项目包保服务、按月调度、联席会商机制,切实畅通项目建设推进中的难点、堵点;挖潜广告、印刷、文体、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潜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力争全县新增文化产业规模企业5家,新增文化、体育和娱乐市场主体65个,文化产业综合收入达到2.5亿元。
三是高标准补齐短板。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提档升级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加大文旅综合人才培养力度,争创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要素保障,充分释放出产业聚集效应、虹吸效应,精心策划文化、旅游等特色品牌营销活动,对接上海、南京、武汉、黄冈等地的旅游市场,精心办好各种展会、赛事、节会,力争全年旅游人次达到1000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70亿元,创建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名镇1个、名村2个。
四是高水平促进融合。深挖毕昇文化,弘扬长征文化,促进文旅和康养深度融合。积极主动做好“文旅+” 、“康养+”融合文章,推动美丽田园、绿色茶园、道地药园变景区、变景点,打造一批文旅、药旅康养特色项目,顺应消费升级,发展夜间经济,持续推动地标优品进酒店、进景区;发展一批特色民宿,推出一桌英山美食,打造一条经典路线,培养一支讲解员队伍,创作一台精品节目,开发一批文创产品;发展森林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中医药康养,形成游林海、泡温泉、乐健身、享护理等沉浸式康养新业态。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将时刻保持比学赶超,砥砺前行的状态与作风,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为英山奋力争创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打造华中地区文旅康养产业核心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融媒体记者:涂炜 编辑:郑旭 审核:黄炎 终审:余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