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滩

过 路 滩

上一期我们讲述了甘塘坳的故事。这期我们讲述过路滩的来历。

过路滩原名为“ 过鹿滩”。“路”是“鹿”的读音讹变。“过”在英山方言中是生产的意思,比如过细猪儿就是母猪生产,过细牛儿就是母牛生产,有时候直接把生产叫作过儿,也就是生子。过鹿就是母鹿生产,"滩"指的是河滩。

过鹿滩得名于宋代之前,那时候英山人烟稀少。《英山县志》记载,唐代曾有一游方和尚初到英山,留下一首谶诗:“擎灯把盏到鸡鸣,忽见贪狼一木星。今日暂为香火地,他年钟鼓响铃铃。”诗中的“鸡鸣”就是今天县城坐山鸡鸣尖中的鸡鸣,这首谶诗便是鸡鸣尖得名的依据,诗中的“香火地”就是今天鸡鸣尖上的伽蓝寺。

从这首谶诗中,可以推断:那时候英山东、西河流域完全没有开发,就连今天的温泉镇所在地,基本上还是荒无人烟。英山东、西河流域,特别是上游地区完全处于原始状态。

大别山南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植被茂盛,是动物的天堂。宋代之前,鹿群随处可见。 那时候的东、西二河沿途没有河堤,河流完全顺着“三山夹两河”的自然态势流淌。东河两条主要支流在今小河口处汇合,形成干流。自小河口以下,英山东支山脉之间距离逐渐拉开,河道逐渐开阔,河道两旁由上而下,渐渐出现大片河滩。今槐树坪和黄栗树之间的这片河滩被鹿群选为产子之地,每年春末夏初,大河两岸,成群母鹿在河滩上产子的壮观场面为路人惊叹,过鹿滩由此得名。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城。随着大宋朝廷南迁,京城皇族、达官贵人、豪商巨贾、北方平民.....开始渐进式自北向南迁徙。在整个迁徙过程中,英山成为他们南迁途中的一站。大量没有资格随朝廷迁往建康(南京)、杭州(后改为临安)的文臣武将、商贾工匠、平民百姓.....翻越大别山之后,纷纷定居英山。英山进入有史以来的繁荣时期,其间,英山人口剧烈增长。当时迁入英山的人口,按照先来后到的自然法则,首先沿东、西二河干流河畔,依山傍水建造房舍定居,沿河筑堤开垦农田。

过鹿滩因位于大别山南麓东河流域上游,是南迁者越过大别山之后最早被发现的可开垦之地,很自然地成为较早被开发的地域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河滩逐步变为良田,鹿群被迫迁徙。前期迁入人口,还曾遇见鹿群在这里产子的壮观场面,故仍称此地为过鹿滩。后期迁入人口,渐渐看不到这样的生态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过鹿滩”的地名本义渐渐不为人知。而这个时期英山语言正处于南北方言大融合时期,待“过鹿滩”这个地名的语义与现实已经无法对应的时候,恰好该地已经成为东河上游通达县城的必经之地,于是“过鹿”的语词意义最终被同音词“过路”的语义取代,“过鹿滩"便被书写成“过路滩”。

到明代,“过鹿滩”的语词本义渐渐消失,它指代的是在这片河滩上建立起来的居民点。近代,过路滩发展成小集镇,名声渐渐远播,逐渐成为它周边地区的统称。过路滩既是集镇的名称也成为代表周边区域的地片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曾经作为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名称,其中有过路滩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管理区、乡,至今还用作一级村民自治组织一一村民委员会的冠名。

21世纪初,过路滩村齐全力紧扣雷店镇“一主二区三带”发展的目标,依托省道白小线和省道S323过石公路交互的交通禀赋,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以过路滩村美丽的田园风光为底蕴,以特色农家乐和后续建设的商业街为抓手,建设有一河两岸的旅游观光带及东河百里秀之风秀广场,形成过路滩村宜旅、宜居的特色商圈文化。本文来源于《英山地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