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文在湖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做法

4月1日下午,湖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中进位明显的县(市、区)代表首创经验和基层实践。

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介绍,英山县对标先进,务实重行,用好“加减乘除”法,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主动服务做“加法”。宁可自己麻烦和辛苦,也要让市场主体和群众切身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变化。坚持线上线下问题收集全覆盖,设立“12345”营商环境电话咨询专席,常态化开展“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解决困扰企业多年的“心病”23个。设立免费“帮代办”窗口,变“企业群众跑”为“单位干部跑”,一般问题5个工作日办结、疑难问题15个工作日办结。

自我革命做“减法”。用政府的主动“瘦身”,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困”。创新设置军人退役一件事、水电气网用能联动报装等主题事项“一事联办”,跑动次数分别由6次、4次减少到1次,审批时间压缩60%,办事材料精简38%以上。把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作为工作突破口,在全市率先完成区域性统一评价,工业项目全部实行“先建后验”,签约项目开工平均用时由380天缩短到83天。

整合创新做“乘法”。强化大数据思维,打破行业壁垒、数据壁垒,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县级网办率达到98.7%。在全市率先推行不动产电子证照,并推动金融机构共享应用,同时还创新开展了不动产登记“分幢分层”“分期分批”办理模式,最大限度为企业抵押融资提供便利。搭建政银企三方对接平台,县域8家银行和1家担保公司为15家企业现场签约授信13.1亿元。

清而又亲做“除法”。聚焦“转作风、优服务”,对标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建立“好差评”服务评价机制和正向激励机制,除去“繁文缛节”,除去“重重顾虑”,推动“找领导”向“找市场”转变、“找门路”向“找政策”转变、“找靠山”向“找法治”转变,形成了理直气壮亲商、尊商、安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近几年,英山县通过持续发力抓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强劲,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持续向好。2021年英山县GDP达到122.81亿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达70亿元,增速34%,居黄冈市第二。当年落户英山招商引资项目29个,总投资88.95亿元。湖北仁和集团2009年在我县投资3.8亿元开发建设洪广毕昇温泉酒店,2021年又新增投资1.8亿元建设英山县农产品批发大市场,该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达效,跑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度”。开年以来,全县重大项目开工30个,投资额37亿,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其中均瑶集团在英山县新投资1.5亿元打造恩赐矿泉水产业园。北京英创汇智科技公司汽车线控底盘产品智能制造基地与动态测试场项目落户英山县,总投资5亿元,占地220亩,建成后实现年产值达2亿元,利税5000万元。

图文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记者 徐嵬毅 编辑 唐元  

(英山融媒体转载编辑  视频剪辑:陈俊伟    审核:段冕    终审:罗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