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家河村是方家咀乡的库区村之一,全村版图面积5.25平方公里,山水相邻,河道纵横,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全村现有386户1328人,主要集中在村委会、叶家坳、细王塆、弄口、狮子塆等地。天然优势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借助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平安创建等“东风”,闵家河村巧用天时、地利、人合,刮起了翻天覆地的发展风。
打造战斗堡垒 创新党建引领新方式
党建引领是“硬核”。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优配齐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跟班学习,积极组织召开村级党支部座谈会,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积极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确保党建规范化。落实村级党员分类管理示范点建设,聚焦提升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在职党员带头做表率,做好“四争先”;无职党员带头践承诺,努力“争四旗”;流动党员带头展形象,赶超“四争晒”;病弱党员带头发余热,坚持“四争保”。党员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围绕村级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方面大做文章,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勤劳致富先锋队、美丽乡村建设队、应急事务突击队,深入塆组,开展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一氧化碳中毒、矛盾纠纷调解、公厕管护等,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
创建平安细胞 构建综治人技联防网
“党建+综治”大有文章。为借鉴和创新“枫桥”经验,进一步推动闵家河村平安创建工作,补齐村级综治业务人员力量,闵家河村创新“党建+综治”整村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作用,共同创新党建新特色,以村干部包小组、党员包户的工作模式,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以党建助力平安建设。同时,闵家河村积极推进平安细胞创建工作,打造“雪亮工程”试点村,以闵家河村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村级综治中心和“三合一”调解中心,与电信、联通、广电等三家单位合作,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80余处,推进“雪亮工程”与“平安乡村”平台联网相结合,基本实现了主要道路、重点岔路口、重点人群居住场所实时监控,为全村织起了一道严密的平安网格。
传承文化底蕴 厚植村史民风文明根
“党建+民风”大有可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为了重现村风民俗,弘扬传统文化,更加全面、客观、系统的传承闵家河村的村史民俗,借鉴历史成败,建设“秀美闵家河”,闵家河村开展党员活动宣讲、道德讲堂、塆组会、户主会,发掘“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农户”“平安塆格”“平安家庭”,摒弃“等”“靠”“要”,发扬“真”“善”“美”。在县政法委、县档案馆的支持下,闵家河村建立了村史馆、明镜池和法治长廊,在实景中融入人物风情,结合壁画和实物,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前,正在组织编纂闵家河村村史志,从档案馆翻阅资料、实地考察、群众口口相传等方式,系统记录闵家河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留住乡音、乡风、乡思、乡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壮大特色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致富路
“党建+产业”大有作为。产业发展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支撑,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闵家河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借鉴先进典型经验,带领党员代表走出去、引进来,将强大的党建优势转化为强劲的产业发展动能,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克服耕地少、先天连片基地建设困难的问题,“村两委”发力,全员积极参与,结合白莲河库区整治,转型发展新茶园、改造老茶园800余亩,发展油茶基地30余亩,按照流转农户土地集体栽种或农户自行栽种等方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和群众创收10万元左右,进一步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了发展资源,增强了党建工作实效,实现了党建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同振、互融共促。
“千盏灯火收眼底,万家忧乐系心头”。闵家河村“两委”干部始终鼓足干劲,全力做好“党建+发展”工作,“秀美闵家河”乡村振兴始终在路上。
(通讯员:董赟 编辑:郑旭 审核:黄炎 终审:张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