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家坊村:多元“造血”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开年以来,进驻草盘地镇龙家坊村的市、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围绕村民要求,因地制宜,鼓励引导村民发展茶药产业,用多样化发展来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日前,记者在草盘地镇龙家坊村看到,村民们在帮着村里的茶厂采摘完今年的春茶后,又忙着来到茯苓种植基地里开沟理墒、种植菌苗,一片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

村民 肖淑容:前面在茶厂里摘茶,茶摘好了,刚好我们村里窖茯苓,根本没有闲的,茶摘了也可以来到这里窖茯苓。

村民 万昭理:我在这里做了一个多星期了,工资有150,在这里又方便,又照家又拿钱,又没闲。

草盘地镇龙家坊村毗邻安徽省霍山县,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孺,为了解决村民们持续增收的问题,市县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积极谋划,引导能人大户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将已有的天麻基地改种茯苓,群众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出工,既不影响他们农业生产,又能增加收入。

草盘地镇甲第河村兴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冯立新:我在这里租了30多亩地,前两年是种天麻,现在改种了茯苓,从2月份开始,每天有二三十人做事帮忙,一直到7、8月份,我们还想在村里面这边发展200亩种植苍术等各方面的草本药材,再种点小红芋。

除了发展茯苓种植以外,工作队与“村两委”还依托村里的茶厂,聘请专业人员对全村近500亩的高山茶园进行技术修剪,提高茶叶产量,持续充分发挥茶叶产业带来的效益。

杨柳湾镇烂柴河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农 姜方荣:我带了有八个人到龙坊修剪茶叶,计划15天修剪400亩左右,第二年产量又高,最低能高40%,原来摘到30斤,现在可以加几十斤。

村民 万昭华:茶叶以前没人修,以前都不好摘,要吊着摘,现在人站在里面就可以摘。

此外,工作队与“村两委”围绕村民要求,盘活村里现有资源,在坚持调优茶药产业结构发展的同时,还积极筹划推进道路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等项目,真正让当地群众感受发展变化,不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村民 万月明:首先解决路,还有塘堰,又是修公路,看到什么都改变了,每个人都满意,每个人都高兴。

如今的龙家坊村,借助市县两级的驻村帮扶契机,积极探索推行农企嫁接联姻,激活产业活力,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草盘地镇龙家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选发:我们下步的打算,一是要围绕乡村振兴,打造一到两处亮点;二是我们要发展连片茶药基地;第三,利用市县联系我们村的契机平台,我们计划在3、5年之内将全村的平均人口素质,生活水平提高,乡村湾落,美丽湾落要提升环境以及各种方面都要进一步的改善。

(融媒体记者:徐伟 编辑:陈俊伟 审核:黄炎 终审:罗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