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济开发区:抢抓改革机遇 创优营商环境

2022年以来,英山经济开发区积极探索“超车动作”,依托2020年已完成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落户项目“先建后验”,强化区域性统一评价成果运用,优化“工业标准地”出让标准,确保落户项目“摘地即开工”。

一是完成工业园区区域性统一评价试点工作。此项改革是为实现多评合一、多规合一而开展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矿产覆压、文物保护调查、气候可行性、地震安全性、水土保持、洪水影响、规划环评,共八项评价,在黄冈市市政府专项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全省共有13家开发区来学习取经。今后入驻工业新城的工业项目不再单独开展上述评价项目,实现此项成果的共享,这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时间。

二是积极推进工业“标准地”建设。在开发区范围内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试点及推广工作,先行完成区域性统一评价,对固定资产、容积率、能耗、环保标准等先行设定控制性指标,同步完成开工所必须的“五通一平”工作,相关部门履行好监督检查和信用评价机制,在建设过程中进行周密服务和全程监管。

三是主导完成“先建后验”改革试点工作。以简化企业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为突破口,以告知承诺为重要手段,解决企业投资项目报建审批阶段耗时长、程序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开发区通过组织召开“先建后验”改革培训会的形式让项目业主充分理解改革举措及参与流程,同时让各职能、服务部门参与其中做好指导、监督等工作。

四是引导推进“拿地即开工”改革。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先建后验”“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改革工作,让项目业主充分理解改革举措及参与流程,同时让各职能、服务部门参与其中做好指导、监督等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2022年底前新增工业用地按照“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审批模式的比例不低于40%,2023年将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审批模式。

(通讯员:李海建  编辑:张浩  审核:黄炎  终审:黄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