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访谈】依法行政 科学理财 为英山绿色崛起贡献财政力量——专访县​财政局局长张浩波

【编者按】为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把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英山落地生根,中共英山县委宣传部、英山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学习贯彻二十大·建设美好新英山——全媒体访谈》专栏,邀请全县各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开发区第一副职、县直相关单位“一把手”做客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室,现场接受全媒体访谈,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谈思路举措、谋发展布局。今天推出县财政局局长张浩波的专访——依法行政, 科学理财,为英山绿色崛起贡献财政力量。

全 媒 体 访 谈

近年来,县财政部门紧紧围绕“五抓五建”发展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打细算、节用为民,以政府过“紧日子”,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稳日子”“好日子”,推动了财税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今天专访

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浩波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张局长,二十大精神对我县财政工作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张浩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些精神,为今后财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确定了主攻方向、指明了发展路径。财政部门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七个新英山”贡献积极的财政力量。

主持人:县财政局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张浩波: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五抓五建”的发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强财兴财”之路,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经济社会总体水平在全省同类县市中实现位次较大提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振兴工业经济,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围绕“一区引领、三园支撑”规划布局,用好上级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用足用活财政资金,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提升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壮大现代农业,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坚持把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健全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支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优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从内到外提升乡村颜值。

三是促进文旅融合,积极构建文旅康养新格局。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支持农村道路、人居环境、创文创卫和美丽县城建设,持续提升全县人民和各地游客绿水、青山、蓝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增进民生福祉,托起人民群众幸福新生活。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快补齐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主持人:张局长,去年是我们的县乡换届年,财政部门围绕“五抓五建”“七个新英山”发展目标,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呢?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张浩波:使命如磐,重任在肩。一年来,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政事业主要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新进步:

一是顶压奋进,县域经济平稳运行。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反复冲击,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埋头苦干、顶压前行,努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初步取得了对冲疫情影响、推动县域经济稳步向好的综合效应。

二是兜底补短,民生保障稳步加强。今年以来,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有序安排,增长幅度较大。其中,教育、卫健、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以上。

三是蓄势赋能,发展质效持续优化。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协同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和债券资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毕昇纪念园、南河石材产业园、石镇道地药材产业园、孔坊现代农业育苗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四是改革创新,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扎实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全县242家预算单位纳入预算一体化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和预决算公开,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牢牢守住省政府确定的绿色风险线。依法开展财政资金、财政账户、国有资产、会计行业监督管理,法治财政、民生财政、阳光财政的底色更为鲜明。

主持人:张局长,请你谈一谈财政下一步工作的新思路、新愿景? 

张浩波:长风浩荡启新程,砥砺奋进向未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财政部门将围绕“五抓五建”的核心要义,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理财,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用好财政资金,切实抓好财源建设、财税运行、民生保障三大重点,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效,推动财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为英山绿色崛起贡献财政智慧和力量。

(英山融媒出品 编辑:郑旭 审核: 黄炎  终审:石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