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如何应对洪涝灾害

今天的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我们继续来学习面对洪涝灾害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城市内涝

1. 防范措施

避难场所:选择地势较高、交通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城市中多为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危险地带:城市的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地方为易涝区。

室内进水:密闭建筑物,堵住排水洞等;封闭门窗缝隙,并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垒筑防线。

2. 避险原则

室外避险: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附近的树木等连电物体并绕行落水电线,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金属杆物品,不拨打和接听手机。

雨中出行:不在马路两侧行走,远离深水,远离有漩涡的地方,选择地势较高处慢行。注意观察,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

行车安全:涉水时打开大灯和双闪灯,与前面车辆保持车距,深水行车不可盲目强行通过,要稳住油门,低挡、低速、匀速过水,中途不停车、换挡、急转弯;车辆水中熄火要及时逃生,不在车中避雨,车内要常备可破窗自救工具。

二、山洪

1. 防范措施

迅速躲避:突遭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迅速判断自己周边环境,向山坡、高地处转移,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躲避,或选择安全地方避洪。

防止受伤:不轻易游水转移,以防止被山洪冲走。山洪爆发时远离高压线铁塔、电线,防止触电;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2. 自救措施

困在高处:围困于基础较牢固的高岗、台地或坚固的住宅楼房时,可等待救援或等山洪消退后撤离。

困在低处:围困于低洼处河边、土坎或木结构房屋里,应及时与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通讯联系,寻求救援;若无通讯条件可制造烟火、挥动鲜艳衣物或高声呼救;积极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漂流物进行自救。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避险技能,提高防灾意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才能冷静处理,最大限度确保人身安全。

(融媒体记者:余遥 编辑:胡共鸣 审核:段冕 终审: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