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甄哲:红色沃土践初心 铿锵玫瑰绽芳华

迎着困难上,越是困难越要上,这是军人的作风。在陶家河乡,有这样一名退伍女兵,她褪下军装,扎根基层甘做人民公仆,勇做干事创业的排头兵,用巾帼不让须眉的万般豪气在基层续写着来时的初心。

眼前这位给村里红色讲解员作培训的就是退伍女兵甄哲,已经扎根陶家河乡近5年的她现在俨然已是一名资深的红色导游。时光流转到2012年,那时的甄哲刚刚大学毕业,为了圆儿时的“军装梦”,她选择到偏远的贵州做了一名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同年12月应征入伍,在济南军区某部成为了一名通信兵。

陶家河乡干部、驻桦树沟村第一书记甄哲说:“我的父辈和我的祖辈都是从部队出来的,从小在他们的熏陶下我就和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去部队当兵。”

因为甄哲的爷爷是早期的南下干部,在子女的教育中颇有“练兵”的作风,这才造就了一家三代接力从军的意志,落到甄哲这个孙女头上颇吃了些苦头,经过部队日夜不辍的艰苦训练,甄哲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军人,并在新兵第一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优秀士兵”。

陶家河乡干部、驻桦树沟村第一书记甄哲说:“在部队的种种经历教会了我在困难面前不能屈服,要勇往直前,所以现在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我不会气馁,我会告诉自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不只磨炼了我的体能,还有意志。”

2014年12月,甄哲光荣退役,而她的逐梦之旅并没有因为军旅生涯的结束而终止,辗转多个工作岗位后,2018年她考上了家乡的公务员,在面临分配选择时,其他人瞧着偏远的地方满心顾虑,而她却迎难直上,直奔有着“英山小西藏”之称的红色故土陶家河。

陶家河乡干部、驻桦树沟村第一书记甄哲说:“红色是最美的底色,没有先烈就没有我们,越是偏远的乡镇越能磨炼人,陶家河是红色热土,走出了那么多英雄的军队,这里跟部队一样流淌着更浓厚的气息,让人感觉亲切。”

可就在要踏入陶家河的前两天,她刚满2岁的儿子在武汉接受康复治疗,一边是新岗位的召唤、一边又是急需需母亲陪伴的幼儿,她最终选择强压心头的担忧,忍痛将幼子托付给婆婆。

陶家河乡党委书记徐涛说:“她是近年来第一个主动选择到我们陶家河的女公务员,当时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就让她先把工作放一放,但她总说一是一、二是二,工作、生活她拎得清,有时候都拗不过她。”

此后的几年里,她一边忙着基层繁锁细致的工作,一边趁着周未往返两地陪伴孩子,从未因为家庭而耽误一天工作。2022年下半年,她所联系的离乡里最远的桦树沟村进入选举换届,面对偏远山村经济发展薄弱,无主导产业带领群众致富时,甄哲再次挑起重担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带头扛起重任,带着村民们兴产业,搞建设,当起了群众的贴心人。

陶家河乡桦树沟村财经委员程向晖说:“自从我们甄书记来我村驻村之后,农户依靠土地资源发展药材,以前我们全村大概只有200多亩,现在已经发展到500多亩,发展的品种有苍术、当归以及茯苓、天麻、小黄姜,每年农户平均年收入比以前要增加4000-5000元。”

陶家河乡桦树沟村村民孙满朝说:“每当下大雨或者特殊的情况,甄书记都要上门挨家挨户打招呼,叮嘱我们注意这注意那,比我们儿女都上心。”

除了村里的工作,今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项目落户陶家河后,甄哲回家的次数更是越来越少,她不仅全程参与了园区拆迁调解和项目建设,还揽下了不少男同志都啃不下的“硬骨头”。

陶家河乡干部、驻桦树沟村第一书记甄哲说:“在陶家河待得越久越觉得这里深沉,我要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能参与陶家河的建设,让它从一个边陲小镇变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强镇,我想每个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在陶家河这片红色的沃土上,甄哲肆意挥洒汗水,放飞梦想,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也谱写了新时代退役军人敢于拼搏超越的新篇章。

(融媒体记者:徐伟 段炜 李源 编辑:胡共鸣 审核:黄炎 终审:黄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