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情怀与使命,一份执着与追求。在杨柳湾镇新铺街村有一位正师职离退休军人胡学农,从军三十二载,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屡获部队嘉奖。退休后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自费创办书法文化园,将自己数百件书法作品和收藏艺术品回馈家乡。
每天早上,67岁的胡学农都会走进书房,研墨挥毫,用心揣摩书法精髓。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近30多年。
胡学农说:“我空余时间一直坚持写书法,不管再忙再累,书法已经成了我精神和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6年,年仅20岁的胡学农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在兰州空军某部担任高射炮兵,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等重大军事活动,先后荣立三次三等功。1986年胡学农因优异的表现被调到了原兰州空军某部担任政工干部。在32年的军旅生涯中,胡学农不仅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通过自学在部队完成了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的学业,这段经历也使胡学农的人生得到了质的飞跃。
胡学农说:“从1976年在我们新铺街村入伍,到兰州军区空军,这32年的从军时间里,我在部队经历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抗洪抢险等重大的活动实践锻炼,使我在精神上和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07年胡学农从部队光荣退休后,自费创办了《书法收藏报》,收藏到了各种书法作品。2022年,胡学农自筹资金300多万元,在家乡新铺街村建设了一个集胡学农书法收藏馆、如意综艺馆、全国名家书画作品真迹馆、大别山农耕民俗馆和百米雅韵碑廊的学农书法文化园。
胡学农说:“我们这四个展馆主要展示书画文化、军旅文化、大别山农耕民俗文化。我的目的是想通过收藏这些,来维护大别山的农耕文化,让大别山优秀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
在文化园,记者看到有一个特殊的专区,展览着胡学农从参军入伍到光荣退休这32年的部队生涯的各种物品,既有入伍时穿的红领章、红帽徽、85式军装,还有他离退休时的07式军装。面对这些老物件,胡学农对记者表示,虽然他已经从军队退休多年,但是他“人休志不休”,要继续为家乡的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发挥余热。
胡学农说:“我创建这个文化园的初衷就是要把我四十多年来收藏的书画及一些相关艺术品带回家乡,为家乡的人民服务。”
记者手记:不忘家乡情怀,保持军人本色。从军三十二载的胡学农用信念铸就忠诚,用英勇换来和平。退休后,胡学农不忘初心,毅然返乡自费创办文化园,将热血挥洒在家乡的大地上,致力于家乡的文化事业,用使命担当书写大别山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融媒体记者:余遥 实习生:闻小艳 编辑:刘锦芮 审核:段冕 终审: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