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配齐村级廉情信息员 建强乡村振兴“监督哨”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针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投入量大、使用链条长、涉及面广、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通过配齐建强村级廉情信息员队伍,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有效破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最后一公里”延伸的难题,以基层监督的质效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在红山镇乌云山村爱心食堂内,村里的廉洁信息员袁婷婷正在认真查看“爱心食堂”的账目以及公示情况,确保各类物资、账务公开透明。

红山镇乌云山村廉情信息员袁婷婷说:“爱心食堂是村里的民生实事,既要建好,更要管好。食堂的财务收支账、捐赠账要定期在小黑板上公示,保障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像袁婷婷这样的村级廉情信息员,在全县共有596人。今年以来,通过‘民选村推镇审县备案’方式,层层把关,全县在每个行政村聘任2名廉情信息员,把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关心村建设的人员充实到廉洁监督员岗位上。

为提高廉情信息员履职监督能力,县纪委监委一方面结合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督促相关部门制作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清晰明了地展示“四议两公开 ”、工程项目、村级“三资”等监督流程,让廉情信息员对监督什么、怎样监督一目了然;另一方面,督促各乡镇纪委加强对廉情信息员进行专项指导和培训,着重培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难点以及党规党纪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工作重点,熟悉监督业务,提升履职能力,真正做到能监督、敢监督、会监督。

红山镇纪委书记杨威说:“廉情信息员生活在农村、熟悉村情民情,能有效收集舆情,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发挥好家门口的‘监督哨’作用。”

与此同时,县纪委监委还建立了廉情信息员“访廉情”制度,要求廉情信息员坚持定期入户走访,及时掌握辖区情况;建立定期上报制度,对发现可能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立即上报;建立村级廉情信息员管理奖惩制度,对村级廉情信息员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对不能正确履职的及时进行调整,切实发挥好村级廉情监督员最前沿‘监督哨’作用。

县监委委员周伟说:“乡村振兴,廉洁先行。我们要持续加强廉情信息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让他们当好信息收集联络员、作风效能监督员、党风廉政宣传员、违纪违法预防员,真正成为基层监督的‘前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融媒体记者:徐伟  编辑:蓝洋 审核:段冕  终审:段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