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七举措建成茶叶生态示范基地

深秋时分,英山县城南毕升大道东侧的长冲茶场内,梯田层叠蜿蜒、风光秀美,960亩茶园苍翠欲滴、排列整齐。10月16日,笔者在园区106亩生态茶园建设示范基地看到,今年2月底改种换植的“鄂茶1号”茶苗,长势喜人,成活率达到90%以上。

长冲茶场地处英山县城区中心,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茶树老化,灌溉设施破损严重,茶园减产减收现象日渐增多。如何改善茶树衰退、恢复茶园生机?英山县农业农村局一班人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七改”并举推动生态示范基地和长冲茶叶公园建设方案。

改良土壤。从去年10月起,对原有老化茶树清除并对茶园土壤进行抽槽深翻,清除杂草杂木,复垦低产抛荒茶园,从去年11月12日开始,拉塘泥1200吨,疏松土壤,改变土壤板结的现状,并开掘沟槽,便于猪粪、配方肥等施用填埋,为改良土壤创造条件。改种换植。该场茶园已经历过多轮次台刈改造,逐步进入衰退期,不具备台刈改造价值,亟需换植“鄂茶1号”,结合合理密植采用单行双株的定植模式,全面换种改造茶园。改施有机肥。按每亩沟施自然肥1000kg的标准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微粒结构,增强土壤保墒保肥能力,全面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重视基肥施用,施用“塘泥+发酵猪粪”、鸡粪等。改建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科学、精准控水、控肥。改铺防草布。采用防草布覆盖技术控制杂草疯长,有效减少土壤水份蒸发,保持土壤墒情,控制85%的杂草生长,并实施茶园管理包保责任制,防止茶园抛荒。改造基础设施。整修整梯田岸基,恢复垮塌石岸、步游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定植园林苗木,进一步提升步游道绿化水平。改优种植模式。改职工小、散、乱种植为集中成片示范种植。

通过上述举措,实现了“四变”。变低产为高产,变低质低效为高质高效,变茶园为公园,变生产基地为生态展示基地。如今,老茶园已经逐步建设成为绿色高效的生态示范基地,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网红观光打卡的理想场所。

(通讯员:付向阳 编辑:刘锦芮 审核: 黄炎 终审:段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