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茶叶。(记者 胡小军 摄)
采摘茶叶。(记者 胡小军 摄)
摊青。(记者 胡小军 摄)
挑选。(记者 胡小军 摄)
团黄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柏云讲解制茶工艺。(记者 胡小军 摄)
徐柏云线上签约。(记者 熊子璇 摄)
荆楚网客户端一荆楚网消息(记者王焱尧、胡小军、熊子璇 通讯员吴滕钰 实习生明星)英山茶农有俚语:一早能摘一斤油,一天能赚一身绸,一月能挣一头牛,一年能做一栋楼。茶叶不仅是40万农民生活的依靠,更是他们的脱贫致富的法宝,10万茶农,家家户户种茶、制茶、售茶,“共念茶叶经、共做茶文章”共识深入人心。
连日来,记者在英山县采访发现,该县制定40多条促进茶叶消费的政策清单,并鼓动干部职工参与“售茶”,其中县长田洪光走进网络直播间,带货卖茶,网民叫好阵阵,茶农纷纷效仿。
2017年,湖北省政府认定“团黄贡茶”传统制作工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英山县杨柳湾镇,团黄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柏云告诉记者,今年气温较高,茶叶上市时间提前7天左右。
“丘陵地带,团黄贡茶4月20日前后上市,高山地带,贡茶5月1日前后上市”,徐柏云说,前期受疫情影响,交通不便,茶叶销售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在政府部门积极推动下,茶叶销售渠道从线下走到线上,销售状况持续向好。
“我们跟武汉一家投资公司企业网上签订了8000斤销售合同,跟供销部门网上签订了100万元茶叶销售合同,现在每天销售稳定400斤左右”,徐柏云乐呵呵地说,“茶叶有三分,生活不担心;茶叶有一亩,日子能温饱;茶叶三亩半,小康能实现”。
英山县茶叶办主任何青松说,到2020年年底,英山茶业规模将达到28万亩,综合产值25亿元以上,“英山云雾茶”品牌价值进入全国30强,英山正由茶业大县向茶叶强县转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