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英山县创新探索以实绩档案为基础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将“考事”与“考人”融合贯通,“综合评比”与“实绩择优”相结合,在一线工作和重大中心任务中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部,客观、准确评价干部,有效激发了干部“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为英山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华中全域旅游排头兵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科学定标“记”实绩。对标市委要求,印发《县管干部实绩考核纪实档案的通知》,将全县946名科级干部全部纳入实绩档案建档范围,明确“一人一档”、“一月一记”和个人填报、单位初审和组织部门复审管理闭环。坚持宏观定性考评与微观定量考核相结合,确立了5大类69项纪实指标,对干部的日常表现和工作成效进行多维了解、客观记录、适时更新,通过实绩的“日积月存”,体现出特点、显现出差距。同时,建立实绩档案综合研判、预警监督和定期分析报告机制,动态掌握每名干部的优势劣项,摸清各单位领导班子的运行状况。
能上能下“凭”实绩。坚持把一时和一贯、显绩和隐绩划分开来,科学分析、系统研判,充分发挥实绩档案的“重要依据”作用,把实绩档案纪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以及表扬表彰等的重要参考。对实绩档案中正面纪实内容较多排名靠前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评优评先,对负面纪实较多排名靠后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今年以来,综合运用实绩档案,提拔重用干部34名,晋升职级85名,对3名进取意识不强、履职能力不足的干部予以调整,推动干部由“催着干、推着走”向“争着干、加速跑”转变,切实将改革闯将、发展干将、攻坚能将、治理贤将选出来用起来。
干事创业“拼”实绩。切实发挥实绩档案的“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对干部在强县工程、乡村振兴和美丽城乡建设等工作中的实绩定期“晒一晒”“赛一赛”“评一评”,让干部在工作中主动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注重用真情实意、真金白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对在毕昇纪念园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的草盘地镇、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等三家单位及时予以记三等功奖励。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对5家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给予15万元现金奖励。县发改局以改革促营商环境,举办降成本优服务改革项目大赛,对9家优胜单位给予54万元项目资金扶持,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
(来源:英组宣 编辑:蓝洋 编辑:蓝洋 审核:段冕 终审:黄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