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英山,医改先行。近年来,我县紧扣全县统筹、全域提升,聚焦县乡村一体,坚持信息化赋能、事业产业双轮驱动,突出“紧密”这个关键,有力有序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为增强群众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认知、认同和支持,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医共体建设英山实践,今天播出的是:推行“医共体”建设 群众就诊有“医”靠
医共体全称为医疗共同体,是指由党委统揽、政府主导,依托县人民医院成立县医共体总医院,统筹全县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精神病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成员单位的“1+3+11+N”模式)医疗资源和业务发展,县医共体总医院和县人民医院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了全力推进这项工作,我县积极破解医疗卫生领域供需和山区群众看病就医难题,通过创新县域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人事薪酬制度,完善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推动人才下沉、资源下沉和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群众就医满意度,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助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昶: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强县工程的重要载体。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就是要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民为导向,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的有序就医新格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贴心周到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
我县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建强“管理、服务、责任”的共同体,实现“人员、岗位、经费、管理、财务、药械、信息”统一。同时,因地制宜、精准定位,按照“一乡一品牌”“一院一特色”的目标,创建特色专科,有针对性地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带到基层医疗机构。紧盯“县级强、乡镇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和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目标,坚持全县统筹、全域提升,县乡一体、乡村一体,信息化赋能、事业产业双轮驱动,以一体化管理为基础,以资源下沉共享为核心,以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为重点,紧盯“紧密”这个关键,有力有序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昶:通过抓实人事、财务、业务、药械、绩效、资源、资产后勤“七统一”运行机制,实现以医院效益转向医共体效益、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县级强转向县域强“三个转变”,“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初步形成;2023年,全县创建省、市重点专科5个(共计42个);县域就诊率达到95.24%,基层就诊率上升18%,改革成效明显,社会反响良好。
(融媒体记者:熊豪 叶知洲 刘子毅 编辑:杜典锋 审核:段冕 终审:段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