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民生实事”作为重要抓手,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小规模、渐进式“绣花”方式,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对城市边角闲置场地、道路节点进行环境整治,把“口袋公园”作为“小切口”,促进城市有机更新。
走进市民文化公园,水清岸绿、鸟语花香,平坦整洁的生态步行道、整齐有序的观赏树木、错落有致的草坪、一应俱全的健身设施、儿童娱乐设施.....在公园内,人们或休闲乘凉、或运动健身、或聊天畅想,备感舒适幸福,现如今,市民文化公园已成为周边群众和市民的后花园。
市民:听说这里公园建得非常好看,非常漂亮,我邀几个闺蜜过来拍抖音、拍照片,这像仙境一样,建设得非常好,真好看。
市民:我是住在这附近的,这里面风景非常好,适合早晚出来散步,空气也好,来转转心情都舒畅了。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以科学布局促进全民共享,我县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坚持超前性、科学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综合了林业、环保、旅游、文物等因素,突出以沿河两岸景观休闲带为主线,以市民文化公园、两河口公园、毕昇广场等城区公园为依托,以健康绿道、街头绿地、口袋公园为补充,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区绿化总体布局。对每一项规划的设计,既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又突出本土特色,大到一块绿地,小到一个花坛和植物造景,都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充分体现“显山、露水、见城、透绿”的山城特色。
市民:英山这个口袋公园建设得非常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欢,设施也好,很适合老年人逛逛,游一游、坐一坐,休息的地方也有,健身的地方也有,大家都很满意,非常喜欢。
推窗可见景,出门即入园, 近年来,我县本着“建设精品、体现特色、提升景观效果和内涵品位”的原则,重点在“增绿”、“建园”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建设了市民文化公园、两河口公园、驿站公园、九龙口公园等,城区公园广场共19个,其中两河口公园被评选为黄冈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百佳项目,驿站公园、九龙口口袋公园被评选为湖北省“最美口袋公园”。
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 陈红星:在施工工艺中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我们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优化植物配置,进一步提升城市节点景观,为居民增加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公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民生环境,更为全县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市民:我们英山这两年的口袋公园建设的越来越好了,到处都是我们老百姓锻炼的地方,建设得非常好。
市民:这两年英山给我们建设了很多的口袋公园,提供了锻炼的场所,设施环境都建设得非常好,我们感到非常开心、非常幸福。
统筹兼顾、品质服务,以“绿色颜值”转化“民生价值”,同时在城市道路绿化上,按照“大绿线、大色块、流线型,突出整体性、统一性”的设计理念,乔灌花草合理搭配,根据路形地貌选树配草造绿,达到了一街一个特色、一路一道景观。目前建成区内各类城市绿地面积为796.63公顷,绿地率为43.18%,绿化覆盖率为4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7平方米,一些原本闲置的角落、小块空地,都被精心打造成了精致的街头绿地。这些绿地不仅有丰富多样的植物花卉,还注重景观的多样性和艺术性,每一处街头绿地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县园林绿化服务中心主任 陈红星:近年来,我们完成了10处街头绿地的建设,街头绿地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空间,丰富了大家的业余活动。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县城的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让县城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如今的英山县城基本形成了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化体系,初步呈现出绿树成荫、绿草遍地、四季花香、环境幽雅的美好绿色景观。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一个山水园林城市正在逐步显现。
(融媒体记者:熊豪 段炜 叶知洲 编辑:胡共鸣 审核:黄炎 终审: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