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党支部+”带动农民在家门口挣“双份钱”

6月20日,在英山县石头咀镇付家山村白芷种植基地里,许多村民正在进行除草管理,一派忙碌的景象。

据村民闻献常介绍,在这里工作一天,即可获得100元的收入,加上在中药材烘干房、切片加工车间务工的收入,一年能增收3万多元。除此之外,还有一定的土地流转金,全部流转出来,年终结算又是一笔固定的收入。

付家山村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通过引进湖北皖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发展白芷、防风、元参等中药材种植,建起产业基地500多亩,既充分激活土地资源,又完善“党支部+企业+产业”的发展链条,还构建起“企业+村民+劳务”的增收模式。

近年来,英山县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路径,形成党支部引领、企业拉动的新型发展势头,打造茶叶、中药材、小水果、食用菌、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继而进一步拓展市场、擦亮品牌、延伸产业链,在“党支部+”的引擎下,带动农民在家门口挣到“双份钱”。

该县石头咀镇大屋冲村,8年前在党支部和湖北大学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发展起50亩猕猴桃产业。目前,先期发展的30亩猕猴桃已挂果上市,果品俏销各地市场,后期发展的20亩正在精心培育中。猕猴桃的种管收全过程,为村民开辟就业的好去处,整个产业兴起的全链条,为村民增收搭建了好平台。

该县石头咀镇天堂村,以毗邻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环境优势,在村党支部的龙头引领下,兴起500多亩中药材产业的同时,还引来民宿企业,相互融合环环相扣,缔结成为“企业+产业+土地+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全村60%以上的村民实现增收多元化、就业就近化。

英山农民在家门口挣“双份钱”,这一喜人局面,正是在“党支部+”作用下,传统产业掀起新潮的发展趋势,满足了农民足不出村能增收,一块土地能产生两种收益的夙愿。

(通讯员:曹志刚 余志敏 刘杨 金明 编辑:刘锦芮 审核:黄炎 终审: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