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首届网络评论作品创作大赛⑭】英山有故事 山水皆文章

编者按:英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故里,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毕昇是英山的骄傲,2023年4月毕昇纪念园建成开园。2024年6月15日,遇见“毕昇”系列微短剧《日昇报馆》开机仪式在毕昇纪念园举行。毕昇不仅是英山的一张文化金名片,更是融入到英山“全域旅游”的发展全过程。邂逅英山,遇见毕昇。在众多来稿中,有这样一篇作品,她换位思考,让毕昇穿越而来,以独特的视角看英山之变,令人耳目一新。

我是毕昇,在思索出活字印刷的方法后,我的一生都在不断探索精进印刷技术,致力于把华夏优秀的文化珍宝传播于天下、留存给后代。千年来我四处游历,跟随着文化传播的河流,我又一次回到了我的家乡——美丽的英山县,看到了在文化浸润下的家乡愈发繁荣,文明与智慧流传百年千年,绘就出多彩的文化图景。

跟上一个“绿水青山游”讲解团,我再次感受到了家乡风情万种的美。大别山的空气浸润心肺,天马寨的樱花、杜鹃妆点着山野,桃花冲内十里桃花溪碧波清越流水潺潺,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嗅树木花群的清香,看群鸟从枝头飞起。导游说,英山正在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之路,全县上下都在齐心协力,以众志成城的决心、争创一流的精神保护着家乡这片活力土地,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我欣慰至极,千年来,我看到过太多土地从青葱走向荒芜、太多河流从清澈变得黑臭,而我的家乡清醒地把环境保护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让绿色文化深入每位乡亲的内心,人不负青山,青山必不负人。

在千年的游历中,我遇见过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英勇善战、不惧牺牲、心系百姓、大义凛然,而英山的大地上也谱写着这支英雄队伍的雄伟战歌。我怀着崇敬心循迹英雄,走进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驻地旧址、鄂豫皖省委扩大会旧址,重走17.3公里红二十五军长征集结地历史步道,参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感受着英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勇斗争留下的宝贵的红色精神力量。从身旁游客口中得知,近年来,英山在红色文化传承上下足了苦功夫,不断加大遗址遗迹保护,打造了一批又一批红色阵地,同时,还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英山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我激动不已,纸卷上的文字鲜活起来,伟大的精神就可以穿越时空,澎湃出无尽的前进动能。

一缕茶香唤起我尘封的记忆,品一杯香茗沉醉在印刷技术的思索中,那是我最欢愉的时光。而现在,坐在茶园中看着青翠的新芽吐露枝头,乡亲们忙碌地采摘、炒制新茶,熟悉的手法跨越千年的光景依旧动人,听说这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英山云雾茶还入选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品牌价值达到了32.47亿元。我不由潸然泪下,世世代代的后辈们都在奋力赓续历史文脉,传承着属于炎黄子孙的珍贵宝藏。说来也神奇,在情景剧《千年之约英山会》中,我竟看到了我携夫人和苏东坡跨时空相遇,他们说这是声光电现代技术。千年的历史长河在这里交汇,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文化碰撞出独属英山的浪漫。

漫步在英山的大街小巷,流连于家乡的阡陌之上,聆听魂牵梦绕的乡音,细读千年来的文化积蕴,“英山有故事,山水皆文章”,英山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相信家乡一定会在“与时俱进、融合赋能”中更加绚丽多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颖(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