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的一生充满了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为人类文化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世界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毕昇的家乡在湖北英山,这座魅力之城以文融旅,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吸引游客,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2023年英山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湖北荆楚文旅名县,荣获“中国康养旅游名县”称号。全域接待游客918.2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68.5亿元。
近年来,英山县围绕毕昇做文章,矢志不渝挖掘毕昇资源,一任接着一任借力发力。弘扬毕昇“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品格,深入挖掘毕昇文化内涵,建成集纪念、科普、体验、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毕昇纪念园,推出了一批承载毕昇记忆、彰显毕昇精神的文旅产品,推动了英山文旅提档升级。
此外,英山县创编大型黄梅戏历史剧《活字毕昇》在全国公演;把毕昇墓申报为国家级、省级文物单位;英山还多次召开研讨会,邀请考古、文物、印刷领域专家实地研讨,撰写学术论文发表学术报告。在英山城区的一些建筑场所、公共设施兴起用毕昇“冠名”,如毕昇大桥、毕昇中学、毕昇广场等,让毕昇文化名片更加靓丽。
英山县在推进“全域旅游”实践中,以“全域旅游、全民参与、融合发展”为思路,大力推进农旅、商旅、文体、扶贫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延伸毕昇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发展“毕昇+工业”、 “毕昇+农业”、 “毕昇+文旅”,建好毕昇科技产业园,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园,做实毕昇茶叶、中药材、蔬菜合作社,开发以毕昇命名的英山特色农副产品;加大城区毕昇文化植入,开发毕昇文创产品,做实毕昇美食小吃化,培育以毕昇元素为载体的旅游业态,为英山文旅实现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坚信在英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勤劳智慧的英山人民不断弘扬毕昇精神,赓续老区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英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清波 (襄阳市樊城区延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