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湖北文旅宣传语在武汉发布:“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的英山,境内奇峰峻秀、沟谷幽深、森林茂密、植被丰富、谷险潭深、清泉流石,为这句宣传语写下有力的注脚。来到英山,爱上英山,精彩无处不在。
遇见英山,品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味道。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英山因“林”而“生”,因“绿”而“存”,绿色是英山的生命色调。党的十八大以来,英山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举保护旗、打生态牌、念旅游经,走绿色路,实现了伐木人向植树人、由“木质”经济向文农旅康养融合为指导的生态经济、由深山穷区向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转变,2023年英山县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华丽转身,不仅让英山县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升至70%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60天以上,空气负氧离子达到城市的100倍,而且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统计数据表明,英山县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35.88亿元,与2012年生产总值63.6亿元比,番了一番还要多。
遇见英山,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劲动力。英山堪称江淮文化、荆楚文化、南北文化等交汇地,地域民俗文化资源蕴藏丰富,门类繁多。风靡全球的黄梅戏诞生于斯,具有关公楚韵的英山花鼓以艺术多种形式呈现于此,“湖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采茶戏皆出于此,还有工尺锣鼓,构成了英山民间戏曲的宝库,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不仅为英山增添了无穷魅力,而且为文化传承垫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英山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多元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效果。譬如,英山连续举办29届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连续多年举办“挺进大别山”漂流赛、民歌村歌大赛、美厨娘厨艺大赛等活动;实施民歌营销,挖掘并创编《三百六十调》《十想干妹》等民歌;实施影视营销,拍摄《西河十八湾》《印象大别山》等影视剧;矛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创作了歌颂家乡的《桃花溪印象》《篓子石赏杜鹃季》等游记散文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以文化节撬动旅游经济发展。
遇见英山,见证“把发展地标产品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生动实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英山中药材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中药经济最适合英山了。近期,英山天麻、苍耳、茯苓、桔梗、藿香······成功入选辰美中药、吉利中药材、一泰生物专精特新“小巨头”企业。一时中药供不应求,商机勃发。好的经济效力带动了中药材种植农户的积极性,为此,英山中药材产品种植面积连续增长至今高达28.6万亩,中药总产量高达8万余吨,全年综合产值高达35亿元,抢占国家大部分市场份额,为国家贡献巨额税收。此外,好的地理环境吸引众多中药企业落户英山,英山药企蓬勃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创收,促使当地富了口袋,吃上了生态饭,也为黄冈发展贡献英山力量。
“造化自古赋英邑, 钟灵毓秀倍神奇””,这句诗形容大别山深处的英山再适合不过。眼下,英山聚焦《英山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4)征求意见会》落实,统筹抓好生态保护提升,旅游发展提质,城乡品质提能,群众收入提高,基层治理提效“五大行动”,期待英山演绎更加精彩的发展故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
图源:英山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