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英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执绿色发展之笔,绘壮美英山画卷,推进英山生态文明迈上新台阶,荣获国家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殊荣。
扩绿增美,厚植绿色家园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大家要一起动手,共同建设和呵护美好家园。”县十五次党代会将“厚植绿水青山、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纳入县域“五抓五建”发展战略的头号工程,紧扣“山水园林城、文化旅游城”定位,推进白莲河环库小流域试点,实施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在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累计投入资金超过8亿元。持续开展“绿满英山”等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近70%,空气优良率93%,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点绿成金,擦亮生态产业成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做好茶文章,拓宽振兴路,擦亮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以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深入推进“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茶叶产业链融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7万亩,产量3万吨,综合产值近90亿元,2023年英山云雾茶区域品牌价值超过32亿元。先后获评中国茶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产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等荣誉称号。
活绿提质,增添全域旅游亮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做好红色“革命”文章。以英山县烈士陵园为核心,南有段氏府刘邓大军宿营地,西有牛背脊战斗纪念地,东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还有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无数红色记忆,共同串起英山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红色记忆。做好绿色“康养”文章。紧盯“打造华中文旅康养核心区”目标,持续推进“健康英山”建设,大力推进“生态+中医药+康养+旅居+服务”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已建成“1+3+11+N”模式的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和县域医共体信息管理平台,组建大健康产业公司,成立英山县康养产业发展中心。今年以来,已接待康养旅居老人13.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亿元,获评“中国森林康养示范县”。做好古色“毕昇”文章。深挖毕昇“金字招牌”文化内涵,加强毕昇遗址、遗物保护利用,大力修缮、改造、建设毕昇墓、毕昇纪念馆等,推进毕昇文化产业园建设,毕昇纪念园建成迎宾,成功举办第30届湖北·英山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毕昇文化论坛。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68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8亿元。以红铸魂,依绿而兴,鉴古说今,红色、绿色、古色三色交响曲,激越昂扬,铿锵有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正当时。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打造和谐美丽英山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相信只要保持战略定力,执绿色发展之笔,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定能绘就绿满英山的壮美画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婕(武汉市武昌区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