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春光暖, 向阳草木青。
一个春天的午后,我与几个同学到毕昇广场散步,眼前的一山,一城,一桥,一水,一广场,一河两岸……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英山县老县城坐落在鸡鸣尖脚下,是英山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道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连接县城与毕昇广场,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桥上人来车往,络绎不绝,站在这里周围的景物尽收眼底,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画。
城外的毕昇广场,是英山县委县政府组织修建的,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广场。近年来,英山县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开了大步,山区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提出全域旅游的战略目标,让旅游事业带动英山的经济展。“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蜚声海内外。英山处处皆景,村村是画。自毕昇墓在英山发掘后,经考古鉴定,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系英山人,于是英山好多地方就利用名人效应来命名。毕昇广场和毕昇大桥,毕昇大道,毕昇大河,毕昇中学紧紧连在一起,成了英山旅游景点,是县城附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广场中间是休闲区。草坪、绿树、曲径、长亭、短亭,布局合理,规划有制。春天来了,广场上一棵棵樟树、广玉兰、银杏……枝繁叶茂、翠色欲流,生机勃勃。那些小花台中修剪整齐精致的黄杨、虬柏,红花季木,玲珑典雅,让人赏心悦目。树木掩映下的亭台楼阁,红色的琉璃瓦,红色的柱子,红色栏杆……在绿叶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就像一个娇羞的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树脚下的杜鹃开得正艳,一朵朵极尽风骚,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花朵也跟着凑热闹,这些春的使者,毫不吝啬的把它的热情无私地奉献给大地,让春天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广场吸引了城区附近的居民,他们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弹琴,有的散步,有的打太极拳……广场成为休闲娱乐的天地。
桥下的大河,是英山的母亲河,发源于桃花冲,流向白莲河。在经年不息的流淌中养育了河两岸的乡亲。河里小船儿轻轻划动,渔民撒下渔网,鱼虾在网中蹦跳,鱼肚在阳光下泛着白色的光芒,收获的喜悦在渔歌中放飞。河滩上绿草如茵,白鹭翱翔,牛儿在那里悠闲的啃食着青草;放牛的儿童拿着风筝,高高举起快速奔跑,风筝飞进蓝天,游动一河春色;垂钓者则把鱼竿甩进河里,专注的守望着浮标,等着鱼儿来上钩,那份执着和静美,会让人心生感动;沙滩上小孩儿在那里拿着塑料小铲,把沙子铲来铲去,忙得不亦乐乎,偶尔几只白鹭飞过,让孩子游玩的项目增添新的内容,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奔跑着去追赶,孩子的嬉戏那样撩人心怀。
河两边堤岸上兴修了长长的游廊,宽阔的游廊里边种有各色花草,格外养眼。岸边的垂柳在和煦的春风中摇曳着动人的舞姿,古诗“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在这里有很好的印证。
在毕昇中学和莲花小区之间,兴修了一座大桥,也是一座观景台,它对面的“时代广场”在蓝天白云下显得特别宏伟壮观,它的倒影在水里,那水便多了几分深度添了几分妩媚。桥上还有椅子供游人歇息,这座桥的修建,把毕昇广场两岸的河流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河两岸的风光吸引了很多游人,古诗“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写出了游人的情怀。
站在桥上极目四望,只见青山隐隐,绿水悠悠,一城山水,一城春光……
(作者 吴秀丽 编辑 冯际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