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就在今晚7点半
文化小剧《长江边的婚礼》
将在英山县大礼堂演出
《长江边的婚礼》取材于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湖北黄冈团风至武穴段,发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这一红色历史大背景,讲述战前团风江边村落的一户人家支援渡江前线的小故事。生活在长江边的两户三口人,秀儿娘守护着女儿和水生长大,看着他俩青梅竹马,也盼着水生早点不叫她“婶”,而叫她“娘”。从秀儿娘面对水生叹他命苦后的一句“要不是打仗,你俩的事早办了”的欣喜与无奈交织中,道出了渡江战役前夕的鄂东人民饱受的战争苦难,这也是剧本呈现的第一个矛盾冲突。随着剧情的发展,秀儿娘得知水生要报名去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划船,亲娘般怒对水生“我到底不是你的亲娘呀!”的气愤,剧本呈现的第二个矛盾冲突,撕扯着“母子”对时代认知上的情感,当水生的两个伙伴找来拉水生赶紧去报名而被秀儿娘赶走,水生不惧死亡的英勇得不到婶的支持和秀儿娘不愿水生涉险的各自内心痛苦,也是矛盾冲突的尖锐点。就在水生和婶都快绷不住时,秀儿与被赶出去的两伙伴擦肩出场,秀儿不仅喜欢吃鱼,还喜欢送鱼人,她毫不犹豫地支持水生的积极想法,其实秀儿的支持,在前面秀儿娘告诉水生她去解放军那里参加文艺活动就是铺垫。秀儿面对娘的担忧很冷静,心平气和且三言两语地给娘讲起解放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义与壮举,为更广泛人民的幸福而敢于牺牲的故事。秀儿娘在不是不懂与心有不舍的矛盾纠结中,渡江作战的军号响起,打破了舞台的一片沉静。秀儿娘最终克服了小我的“难”,化解了水生和秀儿内心的难,也演绎了老百姓积极主动化解渡江作战的难,更是中华儿女牺牲小我化解民族危机的难。剧情至此本也就好了,但编剧出其不意的升华了主题,在秀儿娘的提议下,水生和秀儿就地三拜成婚,祭出了中国老百姓喜欢的大团圆高潮,让孤儿的水生终有娘,有妻,有家;水生简单的婚礼后出征,也兆示着千千万万水生这样的中华儿女,必将拥有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这部融入了长江大保护与大别山革命气魄的黄冈红色文化小剧,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时长14分30秒,演员仅五位,剧情紧凑不复杂,人物丰满不做作,没有慷慨激昂,但演绎真切生动,特别是情节细致入微的逼真,感人至深;情感润物无声的张力,令人动容。现场感很强,带入感也很强,很好地呈现了革命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的朴素情感,也体现了人民军队与人民间的鱼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