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河镇瓦寺前村,说起熊秋礼,没有一个不念她的好处,没有一个不夸她的长处。“女汉子叫熊秋礼,吃苦耐劳数第一。矿山打工为顾家,干起活来真给力。邻里相处热心肠,帮助他人真舍己。公公体弱常患病,精心照料不嫌弃。”这是2017年瓦寺前村道德讲堂上对瓦寺前村十组村民熊秋礼的高度赞美,也是她本人的真实写照。
孝敬公婆做好儿媳
2002年,熊秋礼嫁到瓦寺前村,与段云峰结为夫妻,组建温馨幸福家庭。随着时间变化,她很快就适应了拥有“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儿媳”多重身份的角色。
2017年年初,她的公公突然心脏不适,送医院检查出心肌梗塞,医生嘱咐一定要照顾好病人情绪,注意病人的饮食。
患病的公公因身体原因,致使精神和性格古怪,脾气也就越来越暴躁,在一些家庭琐事上和婆婆争吵,让婆婆受了不少气,熊秋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人的时候她便开导婆婆:你俩一起生活几十年了,他的性格本来就犟,你还不了解吗?再说医生不是说过了,我们一定要照顾他的情绪。
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公公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这样的日子才过了半年,不幸便接踵而至。
2017年10月份,公公又检查出肺癌晚期;11月,婆婆检查出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瘫痪在床。这两件事对这个刚刚有些起色的家庭犹如晴天霹雳,让本来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公婆病重期间所有家务全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在婆婆床前端水洗脸按摩,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在她的细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有所好转,生活上能自理了。公公病重期间,因为行动不便,她便扶公公上厕所,从不嫌弃。她常说:他是我父亲,我是他女儿,照料他孝敬他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在她的精心照料下,2019年5月老人安详的走了,由于天气炎热,原来是打算放两天就送老人上山,入土为安的,她不同意,她说:天气再热也要让我们一起陪老人最后一程,接下来的9个日夜里,她白天下礼迎宾,晚上就在棺材旁守夜,她的孝善让人感动。
关照邻里做好邻居
十几年来,她热心快肠,与人为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始终都未曾变化过。
邻居讲到,金秋的季节,天气喜怒无常,刚刚丰收的稻谷总是爱碰上这样的天气,那一次我们的稻谷晒在大场里,我有急事去了南河镇,中午的阵头雨淋得我心急,心想家里的稻谷这次要遭殃了,心急如焚地赶回家中,几袋晒的金黄的谷粒在蛇皮袋里装好了,放在我家的屋檐下,问问原来是熊秋礼帮忙收拾好的。
小事体现人品。“婚丧喜宴”是我们农村里的大事,在这几天里,主人家总是忙的焦头烂额,只要是湾里碰到这些事情,熊秋礼总是自告奋勇到办事人家帮忙。她常跟别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谁家里没有个事情,谁敢说他们家帮忙的人手够。我哪怕是去帮忙端茶倒水,也可能会解决他们家缺人手的难题。
她公公上山的那天,她设宴感谢亲朋好友,邻里乡亲都自发的到她家帮忙“借凳子,摆桌椅,倒茶水”,所有的小事大事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是她的孝心感动了邻里,是她的热心感染了大家。邻里互助,胜似亲人。
勤俭节约做好当家
因为公婆患病,因为孩子尚小,仅靠丈夫一人打工养家,生活还是很艰难。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现状,“女汉子”熊秋礼经人介绍到矿山做切割金刚刀头焊接。她从此早出晚归,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赚钱补贴家用,生活的重担练就了她一身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向困难低头的韧劲。
早晨,在菜园里会常看到她忙得不亦乐乎,早饭后,她就接着骑摩托车到矿山上班,晚上还要赶回家做晚饭,这一切虽然劳累,但她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她常说:虽然生活上困苦些,但是我能用双手去改变它,去帮下很是辛苦的丈夫,去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这样的生活很是充实。
熊秋礼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儿媳、好邻居、好当家,她的事迹很平凡,但也让人十分感动。现在的瓦寺前村,村民们个个争当“熊秋礼”,村中的文明风尚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通讯员:程楚江 编辑:毕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