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雏菊·英山行有感

初见英山:一山一水,一心一意

初到湖北英山,是一个清晨,空气中还带着山林的湿意。这是一座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革命老区,山川秀丽,文化丰厚。它有“一山一水,一红一绿,一文一武,一冰一火”的独特气质,也有茶园与药田间孕育出的朴实孩子。

我第一次走进乡村校园,心中既兴奋又不安。面对即将开始的志愿工作,我既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也期待能真正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点什么。幸运的是,项目中的许多前辈给予了我耐心地指引和无私地帮助,让我渐渐卸下了忐忑,沉下心去做一件“有温度的事”。

志愿日记:2500份笑容背后地奔走

2025年4月14日,我随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山中雏菊”项目团队,走进英山县的五所小学,为2500 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全口检查与涂氟防龋。

课堂里,我从最初讲解时的手忙脚乱,到逐渐可以独立带班、从容组织孩子们配合听讲。从高年级到低年级,从口腔健康讲到全身健康,一次次演练、一遍遍尝试,不知不觉间,我也在这堂“教学相长”的志愿课中成长了。

而宣讲之外,最具挑战性的,是为全校学生进行全口检查与涂氟。时间紧、任务重,我们需要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完成核对学生信息、检查记录、填写反馈、发放手册、涂布氟剂、补充物料等多个环节。龋坏牙位、错合畸形、牙龈状况……每一项记录都需准确翔实,丝毫不能松懈。

在这场“时间与效率”的竞赛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疗志愿工作的复杂与不易。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颗螺丝钉;每一次合作,都是团队默契的积累。高效而不失细致,是我们为孩子们交出的最好答卷。

不只是“做好事”那么简单

过去我以为,公益就是“去做一件好事”。但这次经历告诉我,真正“做好一件好事”,远比想象中复杂和沉重。

表面看似简单的义诊活动,其实是一场系统工程。从前期筹备到物资调配,从流程设计到信息反馈,背后是无数默默无闻的努力者。我们志愿者团队40人,背后却有更多人:基金会工作人员、捐赠者、后勤保障者、校方配合者……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次行动添砖加瓦。

公益,从不只是一个人的热血,而是千人一心的共同守望。

在孩子的笑容中,重新认识“善良”的样子

志愿活动之余,我常和孩子们交谈。他们有些羞涩,却满眼真诚;他们的善意与信任,是最动人的回报。他们天真活泼,在操场上奔跑,在教室里认真听讲。他们的灵魂是田野养大的,纯净而顽强。也许未来有一天,这群在山水之间生长的孩子,将成为国之栋梁,参天而立。

校长的一句“你们是孩子们最好的榜样”,让我瞬间红了眼眶。我们为他们带来健康的知识与守护,而他们的质朴与信任,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最大的馈赠?

雏菊盛开:一颗种子,两个方向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次公益课堂,不只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刷牙,更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利他”的种子。

它让我明白,志愿不是一时热忱,而是长期奔赴;公益不是简单付出,而是责任与担当。雏菊项目在孩子心中种下了健康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点燃了志愿的火光。

愿这朵朵雏菊,在山间自由绽放;愿更多同仁,能加入这场温柔的远行。以微光聚星火,以微力汇洪流,只愿那一个个质朴的笑脸,被温柔以待,被世界守护。

作者:山西省大同市子玲口腔门诊部 张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