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吴顶 雷刚)“现在不光群众信访举报有门路,而且领导定期下乡接访,调查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开反映,今年信访举报实现三年来首次下降41%”。6月24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胡小英介绍道。
近年来,县纪委监委立足便民,夯实基础,积极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建立来信、来访、网络、电话“四位一体”信访举报立体受理模式,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立体便民信访举报新格局,切实打通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据统计,今年1-6月,共受理群众举报135件,同比下降了41%。
为切实提高信访举报办理质效,该委注重因势利导,在“清廉英山”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举报专区,打造“指尖”上的监督,让群众“指尖一点”即可轻松反映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针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多发的特点,开展“清廉英山·共建共享”阳光信访举报平台宣传活动,向全县所有乡村和贫困户印发“24小时受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举报”宣传卡片,让贫困群众家家户户知晓信访举报方式。同时在全县11乡镇331个村(社区)设置“正风反腐”公示栏,公开市、县纪委监委信访举报方式,宣传纪检信访的工作职责、受理范围,引导群众依法、客观、逐级、有效举报,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检举举报全覆盖。
主动下访,真情接访,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针对部分单位、乡镇信访问题突出、矛盾集中,该委采取班子成员下乡接访或带案下访等方式,面对面受理群众的信访举报,深入实地了解情况、调查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当地、解决在基层,有效化解了基层信访存量、遏制信访增量。今年上半年,全县省市纪委交办件数同比下降33%,转办件数同比下降39%。
该委坚持有案必查、违纪违法必究,针对一些已经明确核查清楚、信访举报却依然层出不穷的信访件,及时将调查及处理结果进行“阳光反馈”,面向信访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和媒体进行公开答复和解释,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社会关切。同时,该委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帮助其卸下思想包袱、消除顾虑,轻装干事,形成保护干事者、支持担当者的良好局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