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段氏府

灵芝村,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小小村落,就因为这里有着百年老宅——段氏府而得名。

段氏府坐落在美丽的英山县南河镇灵芝村,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清朝光绪年间湖北省候补知县段昭灼的府第及庄园,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其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05平方米,是湖北省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单体古民居。

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亲近他的来世今生,触动你心灵的不仅仅是这座百年老宅的艺术风格,更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顺着蜿蜒的河水随即而上,不甚宽阔的道路穿插在绿色茶园之中,厚实的石头围墙圈着深深的院落,老远就可以看见蓝色天空中,黛色的小青瓦在群山的掩映中若隐若现,四四方方的青砖垒成的院墙,高耸入云的马头墙有着徽派建筑的风格特色,更有别于徽派建筑风格,坐北朝南的建筑布局有着更多的是鄂东民俗特色。

刚进围墙院门,左边一棵古老的香樟树、右边一棵古老的柏树高耸入云般矗立在你的眼前,让你目不暇接,粗大的树干苍劲有力,枝繁叶茂犹如伞状铺天盖地,斑驳的树皮向你诉说着岁月的年轮,见证历史的变迁和沧桑。

展现在面前的是白灰勾缝、青砖垒成的厚厚的墙壁,主要墙体均为承重墙,外墙采用清水墙做法,内墙除个别为混水墙外,大部分也是用清水墙做法,即用白灰浆涂刷。从斑驳的青砖墙壁上可以看出历史的痕迹。外墙上的墙基石全部由3米见长的石条砌成,宽40公分,厚30公分。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砌有一块汉白玉石砖,上均阴刻楷书天干地支连词,如“午丙”、“丙巳”等字样,共24块,寓意非常深刻。

高耸入云的马头墙由砖砌斗栱而成,飞檐翘角的姿态仿佛述说古老的故事,绘制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错落有致,简朴古拙,屋脊顶上饰有长龙饰物,墀头变化多端,可见工匠艺术的非同一般,只可惜历经岁月的磨砺,檐画中的颜色都褪色了许多,早已寻不见当年熠熠生辉的风采。

疾步走到大门跟前,只可见,门框由白色汉白玉做成,高300厘米,宽160厘米,门叶厚15厘米。正门外侧一对汉白玉抱鼓石日夜守候在厚重的大门外,呈八字形,抱鼓石雕刻有卷云图案的底座承托,衔接底座与门框的是一个高60cm的方形汉白玉石柱,石柱上刻有花瓶,瓶内穿插文武官所用之物,文左武右。左面石鼓正面雕刻“麟祉呈祥”,反面为“竹菊”图案,右边正面雕刻“鹿鹤同春”,反面为“梅兰”图案。右侧门柱刻有“大清光绪廿四年戊戌二月初四日吉时段润霖续建”题记。

跨进高高的汉白玉门槛,推开厚重的镶有铜环门扣的木门,惊艳到你眼球的竟然是府内的三重两进院落,按八卦方位为二十四向,采用中轴、左右对称的形式。整个主体建筑由中央大厅、东西厢房、东西罗汉堂、阁楼、书房、绣楼等构成,形成完整的鄂东民风的建筑格局。

室内通道纵横交错,穿行在房屋之间,仿佛置身于庭院深深之中,你才会真正领会到段氏府的深之奥妙,院内共有大小天井17个,共有房间99间半,所以无论你怎么数,都难以数清99间半房屋。

房屋的正厅也称作“官厅”,是专门接纳客人的房间,官厅正上方为祭祖台,大门上方就是用木板铺就的戏台,戏台分前台和后台,前台又分正台及两厢,正台为表演台,两厢为乐队伴奏,利用天井采光的作用,“低头祭祖,抬头看戏”的布局在段氏府尤为突出。望着宽阔的戏台,不绝于耳的戏曲余音绕梁,让你不得不置身于唱腔之中,不难想象,曾经热闹非凡的场景是多么的气派。

整个大厅宽10米,长21米,高7米,由四根三尺见围的柱子撑起两道龙门大架而成。各梁架之间均有镂空木雕,柱础质地均为雕刻,有“蝴蝶戏金爪”等图案的汉白玉。正厅脊檩正中写有“皇清光绪二十四年岁官戊戌孟冬月榖旦 段昭灼建”题记。

段氏府房屋整体都是砖木结构,木构架为防变形的穿斗架形式,梁架为草架。主体建筑的柱础由汉白玉雕刻而成,柱不落基,基石全部都是汉白玉制作而成,雕刻内容有“瓜蝶连绵”、“福绿寿喜”、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及几何图案等,各式各样的柱础有十几种。

走过东西厢房就是东西罗汉厅了,也叫“横厅”,两罗汉堂结构一致,均由六个不同金爪形图案的石柱础托着六根大柱架起的两根龙门大架,形成木楼及木楼以上的屏风、木斗拱,并组成了木楼以下的屏风园门,大架交接以镂空木雕,屏风上雕刻了各种花鸟及其它图案,内壁上各有一直径150cm的圆形壁画,分别绘制“天女散花”和“嫦娥奔月”。

罗汉厅一般为主人会见贵宾、议事、看书的地方,没有特殊的事,所有人是不能随便入内的。逢年过年过节、婚丧喜庆之时,罗汉厅都要悬挂不同颜色的灯笼,分红、白两色。

从罗汉厅穿到正室必须要绕着回廊走,正房皆为砖木结构建筑,木构架用材考究,穿枋如梁。大部分建筑均分上下两层,设有楼板枋和楼板,二楼就是所谓的小姐绣楼,此刻,多想穿越到那个年代,化身于待字闺中的小姐,吟诗作画,多么惬意啊!

挨着窄小的木楼梯上到二楼,木质的“美人靠”很是精巧,顺势坐在美人靠上,远观房屋屋顶,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整个屋面均为人字坡形状,小青瓦覆盖檐口,所有脊饰皆用小青瓦干垒,脊墙体由墙体围合,天花大多采用菱角构成,东西两侧的山墙墙帽用布瓦做的鳞片龙脊,建筑山花露出山墙的则用如意垛封砌,与墙帽一起形成长龙前行状,与屋脊的龙体交相辉映。

整个主体建筑的排水系统均设于地下,房屋共有大小不同的天井17个,所有排水均用长达4m的长条石铺砌,有石块雕凿的钱币样的排水孔方便排水,雨停水干,百余年来从未堵塞。这水到底排向哪里?曾经的谜也被专家学者给出了答案,出水口就是位于距段氏宅350m的灵芝桥下,建造非常隐蔽,由此可见该房屋设计的科学性、隐蔽性和实用性。

伫立在段氏府里,你不得不惊叹这座美丽的庄园,因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具有完美的建筑艺术价值,它不仅是鄂东民居的典型代表,而且还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使命,一度成为鄂东党政军工作中心,更是一处光荣的革命旧址。

在革命战争年代,从1931年至1947年期间,红四军、红28军便衣队、新四军五师以及刘邓大军,都曾经以段氏府为宿营地。1931年6月,苏维埃红四军军区政府在此成立;1931年9月,红四军军长徐向前在鸡鸣河召开党的活动份子会议后,军部曾在此宿营;1940年5月,田月光建立的秘密便衣队在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抗日游击队活动;1947年11月14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机关350多人在此宅和傅家坊一带安寨扎营;刘伯承夫人汪荣华从金寨来英山参加革命时,在段氏府居住达三个月之久,带领受伤的战士们安营扎寨,修养身体,并为当地的老百姓传授红色革命和文化知识,1996年汪荣华再次来英山,专程来到段氏府参观,对其记忆犹新,念叨老乡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一度赞誉段氏府保存完好。

深深几许段氏府,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壮大,见证了新历史时期的改革与发展,这座美丽的庄园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吸引更多的人为之敬仰。

(作者:叶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