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英山(四)】红区建设出新章

第四节  春风初度 红区建设出新章

——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苏区经济建设 苏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革命战争,摧毁了地主豪绅的反革命政权,建立起新型的工农民主政权——苏维埃。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与革命群众组织蓬勃发展的同时,英山苏区开展了多项经济文化建设。1930年3月下旬,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提出了“彻底执行土地政纲的任务”。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指导六安六区于4月中旬召开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土地政纲实施细则”和《森林办法》,对土地革命各项政策做了具体规定。

1931年8月,英山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决定在全县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各级苏维埃均设立了土地委员会,具体实施田地和山林的分配。红山苏维埃政府发布“号召跑反的工农兄弟回家”的公告。公告规定:第一,贫农、雇农、中农回家一样分得土地,努力生产者,如果没有耕牛、粮种可向工农银行或合作社借款;第二,富农只要不是反革命,也可以分配较差的土地,能努力生产的,政府同样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第三,愿意参加红军的,其家属的土地由苏维埃政府为之代耕,分到最好的土地;愿意工作的,按能力分配工作;第四,凡被欺骗而参加民团、“第三党”、“改组派”、“AB团”及其它反革命组织的,只要承认错误,政府不咎既往,且同样分田,待遇一律照常。苏维埃政府实行了土地革命,废除了一切苛捐杂税,农民分得了土地,自耕自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受益的贫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因而拥护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成为发展苏区的各项建设、保卫革命根据地的强大力量。农业生产也获得丰收,一般增产二、三、五成。粮价从1930年的每石(85斤)钢洋1.5元降到0.8元,引起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红军家属得到了照顾。农民姜细高,家有5口人,1927年种15石谷田,交租4石,只剩10石,不够吃,另挑担卖小货补其不足,荒年只好外出讨米。在苏维埃政府任经济委员和土地委员,虽无工资,但吃的、穿的都由政府供给,生活得到保障。周大林一家4口,家里除了间小茅屋外什么都没有,土地革命前卖窑货,抬轿子,有空还卖工夫,一天挣28个铜钱,只买糙米1升,难以糊口,一年中有半年无吃的,老婆孩子到处讨米。1931年,分得20石谷田,穿的、盖的、帐子、箱子等用具也购置齐全。各村组织了代耕队,给军烈属、干部和无劳力的人代耕,不收工钱,只吃一餐中饭,军烈属和无劳力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苏维埃大会就粮食问题作出了决议。解决粮食问题,是巩固苏区的严重而迫切的任务。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一)增加生产,调剂人力畜力,不荒一寸土地。当时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以村为单位组织换工、换耕,如共同车水、播种、收割;(二)多种杂粮、瓜菜;(三)节约粮食,各级党政机关从“改每人每天一顿稀饭为两顿稀饭”;(四)宣传以阶级同情的观点,在自愿原则下实行粮食互济。

县、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了经济公社或分社,发展商贸业。英山县城先后在西门、东门、南门建立了4个经济公社。经济公社每社设主任1人,管账1人,营业员数人。各乡、村设合作社,农民入股,股金一般0.5-5元不等,凡入股的人称为“社员”。经济公社取代私商,主要经营粮油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先将货物赊给商人,逐级批发,售后再交货款,所得利润,上交苏维埃政府,除工作人员吃的外,余下部分全部给社员。1932年,县城关的合作社发展到40余家,城内大小商户200多户,从业700多人。农民常用猪、桐子、木梓、芝麻、黄豆、棉花、稻谷、大米、麦、茯苓等到经济公社换取所需货物。农民到合作社买货时,有钱付钱,无钱用物,无物就赊,常与合作社往来之人可以赊账。合作社每次杀猪,必送20斤肉到医院,保障红军伤病员的生活补给。

苏维埃政府加强反经济封锁斗争,允许贸易自由。英山通往周围的罗田、浠水、蕲春、太湖等邻县的要道被团防把守,苏维埃政府组织人员到白区捉拿土豪劣绅,令其家属用货物赎取;鼓励商贩到白区进货,并派武装护送,确保往返安全。通过增加生产解决供需困难,集中手工业生产,增加生产生活日用品。这些措施实施后,买卖公平,价格合理,物价稳定。

苏区文化建设  红山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城关圣庙设立文化委员会,停办私塾,废除四书五经,代之以列宁小学及新编的革命课本。贫雇农子弟入学不收钱,各乡、村苏维埃选送了工农子弟和干部进学校学习。全县有列宁小学48所,51个班,1780多名学生,60多名教师,全县文化教育发展到一个空前未有的阶段。列宁小学校舍因陋就简,课桌凳采取筹集与自带相结合,课本以自编为主,教师由上级指派。教学以学文化为主,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三大任务,即学习、劳动、宣传。苏维埃的文化委员组织赤卫队员晚上学习,每10户组成1个识字小组,1个小组为1个识字班。全县共开办这种识字班350期,先后有351名教师参加授课,7000多名工农群众参加学习,接受识字教育。

县文化委员会还办有印刷局1个,工人30余名。印刷标语、书刊及歌曲。建有1个俱乐部,有近三十名演员,多数是干部和学生,常在县城的万年台演出。各区设立宣传队(由少共区委领导),组织艺人和青年演“文明戏”(话剧),活跃人民的文化生活。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