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英山(十)】天翻地复慨而慷

第三章  风雷激荡  天翻地复慨而慷

1947年夏,党中央毛泽东做出把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从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决策,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夺取中原,重建大别山根据地。

刘邓大军进军英山,清剿土顽,重建政权,“边剿匪,边土改”,迅速在英山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

英山杨柳湾镇土门河中原纵队宿营旧址

1948年1月30日,邓小平在给毛泽东主席《新区斗争策略与群众组织形式问题》的报告中说:“我六纵十六旅在英山北部,一面剿匪一面土改,成绩颇好。他们的办法是树立贫雇农骨干,组织贫民团,将所有地主的财产和富农多余的土地、财物,全部交给贫雇农(下中农也分得一部分),贫雇农积极性大为提高,仅一个半月完成了5万人分田。……英山经验与经扶相同,只要满足贫雇农要求,树立贫雇农骨干,则群众可迅速进入与蒋匪、地主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根据地的建设很快建立起来。……我具体意见是:在新区除分两个阶段外,还应分两种地区,可采取英山、经扶的经验……”2月18日,邓小平写给中央《关于新区政策几个基本认识的报告》又说:“过去我们是想一下子搞成功,一两个月搞成功,确也有这样的例子。譬如英山北部、大小巫山,群众经过分浮财是起来了,敌人扫荡时,六纵十七旅隐藏在那里13天,敌人不知道。群众是可以一下子起来的,但是要把土改在三五个月内完成,是不正确的估计……”邓小平两次总结英山等地经验,为中央制定新区政策提供了依据。2月17日毛泽东批转邓小平《新区土改政策之补充意见》的按语中说:“小平所述大别山经验极可宝贵,望各地各军采纳应用。”

第一节  转战鄂皖 铁军挺进大别山

——大别山根据地的建立

刘邓大军进驻英山  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即刘邓大军12万人以出乎敌人意料的突然行动,抢渡黄河天险,在敌人围追堵截中杀开一条血路,像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战略纵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以主力一部坚持在大别山北麓就地展开,另一部分主力向皖西、鄂东地区展开,彻底改变了大别山区革命斗争的形势。刘伯承、邓小平于8月27日电示各纵队:现在我们的任务“是以不断的胜利歼敌和发动群众及其游击战争,来实现创建大别山巩固根据地的历史任务”。为此,刘邓大军分东、中两路迅速向预定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和十六旅进军英山。

1947年11月16日刘邓大军经过英山县城东门木桥。第一次解放县城  1947年9月7日清晨,刘邓大军最先进入英山县城的是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和十六旅。城内的4个自卫中队和国民党行政官员已闻讯逃窜。五十三团在团长蔡启荣的率领下,没费一枪一弹,占领这座山城,第一次解放了英山县城。占领县城后,指派十八旅民运科长路天栋代理英山县长,出榜安民,初步开展工作。

第二次解放县城  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解放县城后,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以国民党县长刘士伟为首的反动分子,自第一次逃离县城后,就把各乡小股武装集中起来,将自卫队扩建到200人,机枪大炮齐全,在西河袭扰刚建立的县政府机关人员,活动猖獗。不久,乘虚占领县城。10月19日,刘邓大军二纵六旅在政委刘华清率领下二次解放英山县城,随后,主力再次撤出县城,在周边协助地方开展工作,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第三次解放县城  国民党县长刘士伟又乘机率残部占据县城。英山土顽活动猖獗的消息很快传到刘邓大军司令部,刘伯承、邓小平立即下令派六纵十六旅来英山打掉自卫队、保安团。11月5日,旅长尤太忠率部浩浩荡荡开进英山,国民党县长率自卫队东窜安徽省太湖县境,第三次攻占英山县城。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指挥部旧址英山县南河段氏府

11月14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野司机关及警卫战士共三百五十余人,从蕲春高山铺来到英山傅家坊,司令部驻扎段氏宅。16日上午抵达英山县城。在南门外召集驻城的十六旅团以上干部开会,指示十六旅要象对付敌正规军一样地对付土顽。要尽快地把英山、罗田土顽消灭掉,以利建设政权,建立根据地,稳固后方。并决定将十六旅留驻英山开展剿匪斗争,帮助英山分田,并限半月内完成西河土改,然后,转入东河。会后,十六旅积极行动,旅长尤太忠亲任清剿司令,率部负责城关至杨柳湾之间,五十三团团长蔡启荣率部负责杨柳湾以北至雷家店。同时在城北大规模开展打土豪、分浮财、分田地,发动群众开展土改工作,群情高涨。

第四次解放县城  11月下旬,在刘邓首长的关怀下,鄂豫军区第五军分区正式成立。直辖英山、蕲春、广济、黄梅4县,刘仰峤为政委(地委书记),张国权为司令员,蔡启荣为副司令员。并成立第五专署,赵辛初任专员,胡广恩为副专员。五十三团划转军分区为主力团。五十三团副团长王力勇率领第三营主力在西河夹铺继续对英山的土顽进行清剿,县城再次陷入拉锯式的争夺中。12月11日,五十三团在转战中返回英山,第二天,五十三团第四次解放英山县城。

英山革命政权建立  1947年9月中旬,刘邓大军先后解放了鄂豫皖边地区英山、黄安、罗田和金寨等22座县城,初步实现了大别山地区的战略展开。根据中原局的部署,各地区陆续设立了县委、县工委或联县工委,并迅速开展了创立根据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县城解放后,中共英山县委、英山县人民爱国民主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同时迁入县城。从此,英山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获得彻底解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共英山县委建立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组织大批干部南下,即随军干部支队(称“天池部队”)共千余人。第一批南下干部18人分配到英山:谭扶平、程贞茂(英山毛坳人,延安抗大毕业)、浦一之、吉品先、张岩月、王献文、潘大义、彭科祥、石毅、赵桂林、刘陶(涛)、孙子华、张生、张明远、傅尚朴、崔凤景、严少陵、郭恩光。18人中,谭扶平、程贞茂、张岩月、潘大义、严少陵5人原是新四军五师干部,经中原突围随军南下;浦一之、吉品先、郭恩光3人是从太行山来的;孙子华、张明远、张生是冀鲁豫来的;刘陶、赵桂林、石毅是由中共河南地下党员参加中原突围后随军南下的;彭科祥是从陕甘宁边区来的;王献文、崔凤景、侯尚卜是从冀南来的。1947年9月12日,成立中共英山县工作委员会和英山县人民爱国民主政府,隶属鄂东第五地委和行政专署,谭扶平任书记,程贞茂任县长,五十三团政委李振宇,副团长王力勇,政治部主任欧阳章为县委委员。

11月,根据鄂豫区党委指示,中共英山县工作委员会改建为中共英山县委员会。书记谭扶平,委员有程贞茂、李方炎、王兴发、曹鹏兴。1948年1月,第五分区选派第二批南下干部17人和2名通讯员到达英山。他们是:王泽江、林漫、孙国珂、陈惠、侯尚武、岳世英、宋建勋、鲁秀斌、张且力、李智、周志强、王昆、张德才、李嘉林、刘清荣、易清贞、刘永舟和通讯员栗明、甄二印。县委在原5位委员基础上增补刘瑞年、王泽江、林漫、陈惠、孙国珂、石毅为委员。到1948年,英山县城以北地区原国民党时期的10个乡,改建为10个区,均成立了区委会、区政府。

1949年3月,重建的中共英山县委员会书记孙石、委员程贞茂(县长)、王兴发(指挥长)、李方炎(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石毅(宣传部长)、曹鹏兴(副政委)、王泽江、陈惠(民政科长)、孙国珂、刘瑞年。年末,孙石调走,李方炎接任县委书记。

5月,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原局指示,湖北恢复省区建制,撤销鄂豫区委、行署和军分区,江汉区和桐柏区党政军组织共同组成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军区。原第四、第五地委、专署及军分区合并组成黄冈地委、黄冈专员公署和黄冈军分区,归属湖北省建制。英山县委、县政府和县指挥部归属其领导。

英山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7年9月12日,英山县人民爱国民主政府成立,程贞茂任县长,浦一之任秘书,吉品先任财政科长,李木森任公安局长。县政府驻地板桥畈,后迁毛家坳,但不固定。辖10个区级政府。区级政权建立后,开始建立村政权,废除保甲制度。每村设村长、副村长,以贫雇农为核心,建立农会。农会设土地委、财粮委、武装委、分配委和调查委。每个农会有翻身队,主要是打击国民党自卫队和土顽。

1949年3月,县人民爱国民主政府改称县人民民主政府,县长程贞茂、秘书鲁秀斌、财政科长吉品先、公安局长陈惠、工商局长李俊峰、教育科长刘复华、法院院长徐晓如。县政府管辖7个区:即城关一区、金铺二区、石镇三区、草盘四区、雷店五区、杨柳六区、南河七区。

英山县指挥部建立  1947年11月,成立英山县指挥部(亦称英山县大队)。五分区司令部派王兴发任英山县指挥长,政委谭扶平(兼),易鹏(后任),曹鹏兴任副政委,副指挥长刘瑞年,辖4个连、10个区干队,共1000余人。区干队实行军政合一。当时全县武装力量有:五十三团留下1个营,由副团长王力勇指挥;二纵四旅留下教导队80余人,由刘勇负责;刘邓大军汽车大队留下1个排,由王家尧带领;10个区干队共300多人,共有武装力量千余人。但分散在各地,指挥也不统一。易鹏续任县委书记后,主张把全县力量集中起来,统一归县大队指挥,将全县地方武装整编为4个连和1个指挥部,其中3个战斗连,1个干部连。有机枪20挺,长短枪180支,组成英山县大队(亦称英北大队),王兴发任指挥长,刘瑞年任副指挥长,易鹏兼政委,曹鹏兴为副政委。武装力量集中后,克服了坚守一区一乡与国民党顽拼的做法,很快由被动转为主动。

1948年8月,英山县指挥部改称鄂豫军区第十五团。团长王兴发、政委曹鹏兴、副团长刘瑞年。1949年5月,十五团奉命改建为英山县指挥部。

县大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协助治安工作。区干队员来自贫雇农,为自愿参加。每乡成立民兵队,一般10余人组成。1948年2月,张体学由傅山连队护送至英山,同英山县委研究了作战方案,做出了“收拢并保护地方干部,坚持就地打游击”的决定,并把傅山所带连队留下,以扩充县大队的力量。在这一决策指导下,县大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英勇顽强地打击国民党土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五分区所辖各县中,英山县大队是唯一坚持到最后胜利的一个大队。

县工委、县政府成立后,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创建英山北部根据地。以毛家坳为中心,北起烂柴沟,南至金家铺,扼守鄂豫皖3省要冲。14日到达毛家坳后,在英山东、西两河一线开展游击活动。谭扶平负责抓创建解放区的工作,程贞茂随五十三团在敌区工作,重点掩护。李振宇率1个连在金家铺、孔坊一带做群众工作,副团长王力勇率1个连驻县城,以便掌握敌情。以谭扶平为首成立了英山工作团,下设几个工作组和区干队。刘陶带一组去张武乡,以张家咀为活动中心;吉品先一组常随刘陶在张咀与石头咀间征收商税;潘大义、张岩月、赵桂林为一组,活动于金家铺上下;王献文、彭科祥一组活动于夹铺上下一带;孙子华、张明远、张生为一组,活动于烂柴沟、腰磨畈、石头咀以上饼子铺以下,深入群众中开展细致的发动工作,扎根串联,建立农会,组织武装翻身队,西河局面渐渐打开。经过一个多月,组建了第六、七、八3个区。在西河的初步建政后,县工委决定开辟东河的工作,程贞茂、李方炎亲赴东河,将刘勇率领的教导队一分为三:副连长刘汉华带一个区队,与新参加工作的余正修、张宝山到伍家冲的朱家山落脚;郝勉之带一区干队到草盘一带工作;程贞茂、李方炎带一区干队到闵家畈驻扎,活动于雷店、杨柳湾一带。在东河组建了第二、三、四区。

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五四指示”,把党的土地政策从减租减息,转为实行耕者有其田。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它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又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它的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使全乡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全国土地会议以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革命的热潮。

英山县工委成立后,在西河开展群众工作时,广泛宣传党的土地政策,确定把“放手发动群众,彻底实行土地革命”作为开创英山解放区的基本工作。11月,程贞茂到石桥铺参加十六旅团以上干部会时,将刘邓首长主持制定的《贫农团组织纲要》手抄本带回英山交给谭扶平。1947年冬,三纵由经扶、商城来英山休整,驻贺家桥,杨柳湾一带,开展“三查三整”运动,协助地方打土豪,分浮财,搞土改。1948年1月15日,二纵四旅教导队由队长刘勇率领130名班以上干部来英山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县委这时已调整了县城以北东西河的10个区,重新配备干部,决定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工作。1月30日至2月3日,县委在冯家畈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全县干部、新老战士共计千余人,盛况空前。五分区书记刘仰峤亲临英山报告土改工作经验。当时,英山北部解放区发展最快,西河5个区分别组建了农会。各区派工作队到各乡村发动农民,建立农民协会。从农民协会中挑选贫雇农骨干组成贫农团,控诉地主,惩办恶霸,分配田地。各村由贫农团主持召开群众大会,提出“开仓济贫”“土地回老家”“打倒封建地主”“耕者有其田”等口号。在工作队的协助下,没收地主的五大财产,带领群众惩办恶霸,分浮财,划阶级,登记人口,摸清田亩,平分田地。英山进入土改工作全盛时期。

当时执行政策上有些“左”的偏向,主要是:打击面过宽,伤害了统战对象;因条件不成熟,划分阶级也不够准确。中原局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上报了中央。1948年2月25日,中央发布了《关于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6月下旬,五地委召开端正土改政策会议,采取措施,纠正了“左”的做法。凡中农利益被侵犯的适当予以补偿;对地主、富农按抗日时期的经验,先行减租减息,搞好合理负担;以县长名义写公开信,争取逃跑的地主回家,主动赎罪;争取同开明绅士恢复统战关系。

虽发生过左的偏向,但中央一经发现这些问题后,即采取果断措施予以纠正,土改运动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9月15日,五分区地委在石头咀天堂寨召开会议,到会干部六七十人。刘仰峤作一年来五分区政治报告,张国权作军事报告,后移到伍家冲继续开会,检查前段执行政策的偏差,讨论了如何贯彻新区政策等问题。这次会议很及时,统一了认识,是英山工作的转折点。

(来源: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