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吴桐:赓续伟大长征精神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奋发有为、比学赶超的发展气场,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辟专栏【弘扬长征精神 建功新时代】,发布各乡镇、开发区、县直相关单位及部分“两代表一委员”署名文章。

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桐

赓续伟大长征精神奋力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县委、县政府顺应发展之势、民心之盼,立足英山高质量发展全局,提出建设大别山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为走好新时代英山乡村振兴之路指明了方向。全县乡村振兴系统干部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强担当、更大作为推动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坚定理想信念,以笃定决心扛稳时代重任。理想如炬,信念如钢。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要赓续先辈们“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理想信念,笃定“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决心,坚定扛稳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立足岗位,勇迎挑战,攻坚克难,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  

厚植为民情怀,以执着初心擦亮幸福底色。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彰显党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历史,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是长征精神的鲜明特色。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新长征路上,我们要赓续“半条被子”的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初心,为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松懈,抓紧抓细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工作落实,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紧盯产业就业不松劲,持续发展壮大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真诚服务群众不停歇,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崇尚苦干实干,以奋进姿态绘就振兴画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精神中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更需要我们赓续奋斗精神,锚定建设大别山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一步一脚蹚出乡村振兴路,一针一线绣出乡村振兴图。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聚力推进茶叶、中药材、蔬菜三大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特色品牌;要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树牢“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理念,落实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先行区、示范区建设,强化规划引领,夯实资金投入保障,狠抓项目招引和建设,推进先行区、示范区建设全面深入开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绘就乡村全域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