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酒后驾驶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那么酒后驾车会有什么后果,本期【交通平安行】将为您介绍身边案例,用以警醒大家牢记血的教训,争当交通文明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案例1:2022年4月26日晚上9时许,在毕升大道与长冲大道交叉路口,胡某某酒后驾驶机动车超速通过路口时,因无法看清路面车辆情况,直接撞上正在通过路口的白色轿车。在巨大的撞击力作用下,胡某某也被直接甩到了机动车引擎盖上。
经查,驾驶人胡某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0mg/100ml,在酒精兴奋作用下,导致驾驶人对速度和道路环境情况严重判断错误,在限速40km/h的路段以时速60km/h的速度行驶,行至事发地点弯道时,未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承担此次道路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案例2:2020年9月28日晚,在温泉北路福星首府路段,刘某酒后驾驶白色小型轿车上路行驶,在酒精麻醉的作用下,反映缓慢,并未发现正在通过该路口的行人,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案例3:2022年1月26日,刘某驾驶银色小型轿车行驶在温泉北路天壹国际路段时,因受酒精影响,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正在横过马路的行人,车辆直接撞向行人,导致1名行人当场死亡的严重后果。后经检测,刘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0mg/100ml。
酒后驾车是指驾驶人每100ml血液里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20毫克小于80毫克。醉酒驾车是指驾驶人每100ml血液里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段应生介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属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其中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对酒驾违法行为保持高压严查态势,酒驾违法一旦被查处,需付出巨大违法成本,轻则扣证、罚款、记分,重则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且面临牢狱之灾。”
经济成本:罚款、车辆维修等直接经济损失;后续保险费用上调等间接经济损失。
时间成本:短则10天以下拘留,长则6个月以下的拘役。若造成人员死亡,则面临3年以下牢狱之灾,情节严重可判处3-7年有期徒刑。
职场成本:酒驾、醉驾属违法犯罪行为,一旦触犯即面临单位解雇的风险;公职人员则将受到党纪处罚。
家庭和社会成本:醉驾犯罪记录伴随终身;子女考取公务员、军警等职业造成负面影响;刑事案件的巨大阴影还会造成全家为其承受巨大心理负担。
交警提醒:酒驾、醉驾一直都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且通常事故较为严重。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不仅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为他人的生命负责。
(融媒体记者:余遥 李源 编辑:郑旭 审核:段冕 终审:黄学民 )